第678章 040 两边一定都在暴兵
轨道交通的事情,还是有门路的,索洛维约夫也有自己的想法,这边和皮埃尔自然是一拍即合。
怎么说,这也是在帮助朋友,就是库拉金亲王家想要折腾,他们也很难办的。
接下来几天,也该从岳父的家里往彼得堡去了。
说起来岳父大人,也就是老瓦西里亲王,他这个庄园的位置在莫斯科也是不错的,就是卖了麻雀山的庄子,其他几处也都是不错的地产。
然后,这个地方的位置不太好,将来要是打过来,就在法俄两军的必经之路上。
而且克里姆斯基特级亲王封号出现以后,他们家的墓地也在这里。
等到了21世纪,这个庄子成了俄罗斯举重队的训练场,这结果都算好的。
明年等到法国人打进来的时候,就这个地方,法国人不抢都对不起他们自己。
总的来说,未来还是堪忧的。
到时候岳父一家应该也会搬走的,到时候也要提前写信。
他是预料不到,自家岳父大人的寿命,大概也看不到法国人打进来。
在俄国的宫庭和各个庄园里,现在还都是接着奏乐接着舞的状态。
索洛维约夫回到了自己在拉多加湖岸边的家里,也是这种感觉。
到了夏天,他这里的气候倒也不错,离着芬兰还近,甚至要说起来,倒是个不错的避暑胜地。
他是没有兴趣在家里开招待会,毕竟这里距离城里比较远,来的也只有比较亲近的朋友。
至于城里的房子,洗衣巷那个位置刚好不是正对大街和河堤,倒是比较适合他闭门谢客。
这段时间,索洛维约夫倒是更愿意陪伴家人度过一段时间。
没有什么任命,尼古拉的事情也不需要他立即上手去管,大概也就是这样,搞一些分析。
弄的他好像从人前消失了一样,阿黛拉要嫁给斯佩兰斯基的时间,也就是这个夏天,这之前他都不想在彼得堡见什么客人,或者出席什么活动。
虽然看着奇怪,不过他在这次俄土战争中的功劳也在那里摆着。
到了开春,土军确实企图反击,但是被老奸巨猾的库图佐夫设下圈套,在鲁什丘克到普列文一带,数万土军冒进被击败,算是彻底的打服了马哈茂德苏丹,现在双方也要坐下来谈判。
可是这一次俄土战争,因为法国和英国的先后干预,也已经断断续续的打了很久,到现在为止看起来也没有尽头。
下一次要打起来,也是没准的。
虽然这一次是外部势力干预最少的,但是英法是没少掏钱和动嘴皮子,动手是万万不能的。
对于英国人来说,俄国人太强了。
对于法国人来说,他们还希望土耳其人多拖延一段时间呢。
就好像是打球的时候,哪怕垃圾时间,也多刷点铁血两分。
就这个样子,现在还是要谈判,可能拖延时间也要到明年,说起来也是尴尬。
毕竟彼得堡到君士坦丁堡实在是太远,有一些鞭长莫及。
来回折腾外交文本,还有里面的扯皮,以及君主最后的签字,已经够费时间的了。
法国人大概还要利用这些垃圾时间,在搞一些什么。
索洛维约夫看起来现在应该是更喜欢工作了,雷卡米尔夫人带着克拉拉搬回了她在彼得堡的沙龙里面,继续她沙龙女主人的生涯。
卡佳也住到了多尔戈鲁科夫家在彼得堡的宅子里,看起来无论是在洗衣巷还是拉多加湖边上,索洛维约夫都想要自己安静的思考。
他在希腊的时候说的就很明白,这一路上的旅行算是在重压之下,和家人的最后放松。
自己这样上强度,还是考虑到了未来可能遇到的情况,因此还跟巴克莱要了一些扩军备战的资料。
只不过他没有任何任命,听起来是自带干粮干活。
不过有些分析也还是有用的,他的顾虑和担忧还是很多的。
民兵部队居然很多都缺乏装备,甚至装备可能就在附近,哪怕是些过时的旧式火枪。
不过这方面不是他关心的,他更关心的是新部队的组建。
按照俄军的编制来说,正面将有三个集团军,面对西部国境线上的法国军队。
除了法国人,肯定还有其他国家的军队,主要是法国的各个盟国。
当然了,这里面奥地利肯定是要划水的,至于普鲁士.
就是多了一个王后,也改变不了什么,毕竟是fw国王来当家,他当家还不如不当。
其他那些国家,就更不用说了。
唯一的变数,大概就是北面有个瑞典。
因为是古斯塔夫五世这个小国王,太后又是个没什么主见的人,实际上瑞典这边的政府还是容易被拿破仑给诱导的。
开出的价码,哪怕只是要把芬兰还给瑞典,都是个很有诱惑力的方案。
不过考虑到弗雷德里卡太后是路易莎的亲妹妹,瑞典这边还是很难弄起来的。
更重要的,是沙皇的丈母娘的儿子虽然是巴登大公,但也是反对拿破仑的,拿破仑的盟友从内部就并不是那么安稳。这样瑞典站在那边现在也要打个问号,甚至要说起来,被俄国打了以后,大概自家那点国力,都不够当添头的。
只不过这种气氛组很多,真正坚定的盟友也就那么几个,而且法国背后的西班牙问题,就算是马塞纳,也没能够彻底解决。
这样法国军队实际上和英军在里斯本外围相持,一时间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而且西班牙的事情闹得越厉害,法国也需要越多的兵力在西班牙。
因此,不少有战斗经验的老兵要被留在西班牙的战场上。
哪怕是一直把威灵顿锁在里斯本,这边战争没结束,也不会怎样的。
说起来,穆尔也是倒霉,他和威灵顿采取的战术是完全一致的,然而索洛维约夫在瑞典欺负他没有时间充分构筑阵地,用更快的行军速度冲垮了英军的外围防御,最终也没有完善防御工事的体系。最后,就是致命的一击。
在这里,索洛维约夫也想到了很多问题,法国军队的目标还是要打垮俄军的主力,通过主力会战的形式来解决问题。
可是真要讲起来,俄军的总体战略,就是当初费边对付汉尼拔的那一套,避免交战。
只不过区别是,汉尼拔在亚平宁半岛可以不分集结到处蹂躏罗马的同盟者城市,而拿破仑在这边要面对的问题,一方面是坚壁清野,另外一方面是后勤压力。
根据现在的这个物流能力推断,法国军队走出去大概100俄里,也就差不多要面临供给困难了。
看起来弄出来几十万大军很吓人,可是消耗也是令人震惊的,哪怕是法国人也有罐头,可以提前储存食物,也有同样的问题。
对于俄军来说,这个困难同样存在,只不过区别在于俄军这方面可以依靠着主场作战,减轻一定的补给压力。
不过将来要出国,也一样是大麻烦,几次远征当中,奥地利提供的物资供应都不太好,弗朗茨皇帝作为哪一方的队友都是神坑,这一点其实大家都清楚。
跟俄军一起的时候,连几百匹骡子都配不齐,换成了在法国人这边,大概还是更喜欢磨洋工,总之都不怎么样。
他们这个表现,谁都清楚。
因此索洛维约夫在总体战略规划的时候,也只考虑1812年的情况,以后怎样还很不好说。
拿破仑的问题在于,他最终的选择过于深入了俄国腹地,而且可以说是昏了头。
1812年的气候甚至比往年还要温暖一些,要是他正常走路行军,从莫斯科虽说不能全身而退,但也能够更多的保存自己的实力。
有些人,就是自己的过度膨胀,才会导致他最后的毁灭。
英国那边的情况是,他们对美国的大缺大德,加上美国的参议院当中鼓吹战争者甚多,现在也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从索洛维约夫拿到的资料来看,美国人差不多是准备要行动了,甚至就在他于自家书房里整理资料的时候,英国和美国的护卫舰在大西洋上已经大打出手了。
此前自己去了瑞典一趟,引起的变化现在也更值得关注。
贝尔纳多特没能够去瑞典,仍然是法国军队的元帅,只不过一直在担任一些无关紧要的职务,这样他也就没有办法撺掇莫罗从美国回来。
莫罗的媳妇虽然是个坑,不过在莫罗自己已经认命了以后,美国这边的情况,这个不安分的女人又起了心思,如果美国政府愿意聘任莫罗来担任美军的顾问或者总司令,那英国人这边已经没了穆尔,阿贝克隆比等人估计也不是他的对手。
那威灵顿可能就要成了劳模,不得不把里斯本的问题放下,明年要去加拿大了。
但这些也都是设想,索洛维约夫自己要推演的,也是各方面传来消息汇总以后得到的结果。
美国对欧洲大陆的贸易,本身就受到了英国人蛮横的影响。
要是能够借着这场战争,一方面打败法国,把他们赶回到欧洲去,削弱其力量。
另一方面,英美的战争打的越热闹越好,最好两家到了1815年都分不出胜负,而且还有意愿一直打下去。
等到了1816年以后,从“无夏之年”开始,连续几年北美和西欧都受到了严重影响,那个时候对于英国来说,也可以说是放血了。
东欧这边受到的影响,从当时的资料来看,还是比较小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天气控制器,火山灰直接就跑去西欧了,可能跟有一些高山和高原的存在,也有很大的关系。
不过这不是他要计较的,重点还是1812年双方的状况。
俄军的总体部署,总之也要有个架势。
要是参与到这一次战争当中,他自己也不知道,最后能在哪个岗位上出现。
只要不是参谋长这个劳心劳力,甚至可算是双重打击的工作,到哪里去都比较合适。
就在他这边思索整理材料的时候,传来了敲门的声音。
“我在工作,是什么人到了”
“老爷,是奥斯特曼-托尔斯泰伯爵。”
这位因为反对媾和离开了军队,现在的职务也在宫廷当中,索洛维约夫也知道,他只不过是表示抗议,真正要打仗的时候,还是会返回军队的。
“那就让他进来吧,只不过我这里么”
东西他也不要藏,而且文件和地图都摆放的很整齐,但是一旁放着的这些东西,实在是有些杂乱无章。
“老爷,您有什么吩咐”
“你把我这些罐头盒子都挪开,去弄些咖啡来,伯爵大概是喝不惯我这种茶叶。”
“好的,老爷。”
他为了工作方便,显然也很少要人打扰,居然弄了一些罐头和面包在这里,只有晚饭的时候才会到桌子上去。
在整理过桌面和书房以后,他才让奥斯特曼-托尔斯泰伯爵进来。
“萨沙,从你离开军队,也快有四年了吧”
“是有这些年头了,要是我不努力的话,怕是很快就要被你给超越了。”
“可我现在又没有什么任职,只是在家里做分析写材料,过些日子就要回到宫里去。你也知道,尼古拉大公的学业是太后殿下最担心的事情,我就没有军队的职务,又回去当教师了。”
“尼古拉殿下提起你来是非常自豪的,毕竟你是他的授课老师。”
“可是他啊,课业上真的让我捏了一把汗。”
“谁说不是呢不过要是法国人打过来,我还是准备去军队的。你也不要担心,会被尼古拉殿下的课业给耽误了。你打败过法国人,皇上一定会任用你的。而且我也听说了一件事情,皇后殿下有意和你结个娃娃亲,要是阿纳斯塔西亚殿下和你的儿子帕沙都能长大成人.”
“这事儿你怎么知道的”
他说话的时候倒是很平静,因为奥斯特曼-托尔斯泰跟自己关系还好,虽说不是圈子里那么紧密的人,但是有什么事情,也都会和自己说的。
这事儿还是他和路易莎之间私下约定的,毕竟两人今后也不可能在一起,但是作为老相好,两人各自的没血缘关系的孩子么.
看起来,亚历山大有可能知道了什么,不过这也只是杵桩王的故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