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洛维约夫在沙俄1796黎塞留号战列舰

第677章 039 用马车搞轨道交通

皮埃尔总算是让彼佳到女孩子们那边去了,这孩子的性格还是很讨喜的,很快就被叽叽喳喳的女孩子们给包围了。

看起来,要不是他自己不知道因为什么愿意抗拒,还是个很受欢迎的宠儿。

“这看起来就不错,彼佳现在年纪还小,过几年也该找个媳妇了。”

“不要说他了,尼古拉也还没结婚呢。”

“是啊,听起来是我有些失言。不过皮埃尔,你有没有兴趣投资到轨道交通上去”

“你是说在皇村展示过的那种么”

“是的,就是蒸汽机车,我一直希望能够把彼得堡和莫斯科之间给连起来,虽然这里面工程量很大,而且要收回成本,这也要看情况的。目前在彼得堡到诺夫哥罗德,就有这么一条线正在建设当中。”

“可这也有些麻烦,我们在这里也没有生产机车的条件。”

“但可以用马车,你要是去过英国人那边,就应该知道,他们最早的轨道交通,就是用马车运营的。要是这样的话,在轨道上使用这种马车,其实也能够提高运输能力。”

“可这样也要考虑到,往哪一个方向上来铺路,你总不会想到了梁赞吧”

“如果可以的话,确实应该从莫斯科到梁赞,从莫斯科到弗拉基米尔,到特维尔和雅罗斯拉夫尔不过要是有去特维尔的,特维尔大街的车夫会怎么看”

“都是在赶马,只不过他们要拉的都是客人。”

“那就是没有影响,皮埃尔,我想你在私营的轨道交通当中,倒是很适合你来占据一定份额。等到了年限的时候,专营权是一方面,也可以递交个请愿书,让皇上下了诏书来收购。”

要想办法,肯定还是办法多,而且皮埃尔要是参与进来,自己虽说不是奔着分一杯羹的目的来的,主要考虑的还是物资运输,但还是有利可图。

毕竟当初军需品的不少工厂都放在了弗拉基米尔和梁赞,尤其是罐头工厂放在了梁赞,要运输物资,转运伤员,还有进行调配,怎么说都是有用的。

因此,索洛维约夫也没琢磨别的,现在是1811年4月,1812年6月爆发战争,82天法军到达莫斯科,实际上时间也比较紧。

就是要呈上个奏章的话,也还需要时间。

倒是罗斯托夫伯爵的身份比较方便来提议,加上皮埃尔所在的共济会么,跟斯佩兰斯基所在的共济会,多少也有些联系,只好走这条路线了。

毕竟这是俄国,就这种封建土壤下,在彼得堡盖房子等皇上发话或者内阁出手收购变成国家资产是套国家的钱,而且不见得能得到什么好结果。

但换成了修路和兴办学校,这都是从亚历山大这个层面上鼓励的,尤其是别祖霍夫家这样有钱的大贵族,那是能掏多少修路,亚历山大肯定都会满意的。

这个局索洛维约夫组的就比较容易,主要也在这些人的地位都可以,就是实在不行的话,自己回到彼得堡的时候,现在既然别的职务都用不上,给尼古拉当老师的事却一直不变,那也还是有好多事情她这里可以办的。

毕竟尼古拉这小子,倒是很有主动精神,要是他生在个工人家庭,应该是个人高马大的好司炉。

就是长得一副小娘们的样子,尤其是留了长发的时候.

唱戏的要是个旦角儿,一米八都得存腿,他这个头眼看着就奔两米去了,要是个女孩可能俄罗斯女排还抢着要呢,一看就是个副攻手的好苗子。

不算这个,尼古拉有一项成绩倒是很优秀,那就是体育课程,而且还是师傅引进的两个体育项目的好手,皇村中学有一个战术就是起高球用大公的脑袋往门里砸.至于篮球那就更是因为身高和臂展而无敌的存在。

可能老罗家的脑子都往肌肉上长了,再加上太后的基因这么强大,尼古拉的舅舅就是二百公斤的符腾堡大力士,很显然这又要加身高体重的.

没办法,大概还是需要自己来救场,毕竟尼古拉对于别人态度怎样不知道,自己这个打了几次战争就名声大噪的,还是很适合来指导他的。

当然,尼古拉鼓捣蒸汽船帆船,弄蒸汽机车倒是没翻车,而且在皇村的列车么,他有时候还是要去客串司炉的。

嗯,这算是还原历史,他确实也当过司炉。

要是能够把他给掰回来,大概也是教育学上的一次巨大胜利了。

先不提这个的话,自己和皮埃尔也是有这个计划的,只不过这条路线勘察,确实也需要些本事。

一方面从莫斯科到梁赞去,这个路线的勘测,也总是需要走上几个方向,从梁赞这边,也可以连线到坦波夫和奔萨去,到辛比尔斯克的话,大概就可以和伏尔加河的水运联系起来了。

没错,现在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水运,不过也要利用水运,至少船到不了的地方,可以让车送到地方,车到不了的话,大概也就是当兵的两条腿能走到地方。

考虑好了以后,索洛维约夫也用铅笔在一张地图上画线。

反正今天来参加这个聚会的人物,还是卡佳这边的亲友更多一些,而且对于这事儿兴趣大的并不多,也就是皮埃尔了。

“从这里开始,要是有测量学的专家帮助勘察线路的话,野外考察选择一些平直的道路,很快就能够构筑起来一条不错的路线。只是从莫斯科到梁赞,光是这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这就有180俄里了,我们的路线肯定会更长,这里面投资的地方还不少。”

“米沙,这也并不难办,要是算起来人工,也可以付给工钱,我们自己来承办这条线路不就好了”

皮埃尔虽然在家里不开窍,总归也是个老爷,能大手笔一次性赞助一个团的人员和装备的人,这么多年下来没有历练出一些能力来,那也是不可能的。

如果他直接自己来管,加上各方面的协助,没有中间商和承包商赚差价,应该还是能够办到的。

当然,索洛维约夫大概在图上,现在找不到茹科夫斯基,毕竟这地方现在还不叫这个名字,他也不能拿南京地图当德国地图,他的部队也不在雨台。至于测量这种事情,不一定非得请高斯过来,实际上精通测量学的人,还是军队里的最好用。

索洛维约夫在马其顿军团的时候,对于亚历山大欧拉还是印象深刻的,至少他的能力还是合格的。

又是欧拉又是高斯的,俄国这个地方么,还是能够吸引不少人才,只不过土产的人材要过些年才能井喷式的爆发,一直到了现代才能够发挥出来。

他这会儿还是近代,用的人才也主要是外国人,其实俄罗斯人仔细看来,里面确实也有不少德裔,可能在伏尔加河下游种地的更多一些。

德裔的人口也不光是往美国去,不少也是来到了俄国的。

索洛维约夫在修路的时候,就想到了军队中精通测量学的人,居然不少母语还是德语,要是让那些德国佬来俄国开荒,应该还能够解决不少问题。

他的本事总是逆练的,大概还想要利用这些人来解决个问题,但本地人喜不喜欢,会不会再把他从法国间谍变成普鲁士间谍之类的.

总有点怀疑论,他最喜欢的解决办法的手段,还是引进人口,如果这些德国佬来开荒能够起到作用,随后要做的事情,大概就是和自耕农还有开明地主一起,倒逼农奴制最终瓦解,算是一个办法。

但是要做到这些,总是要生产力进步,可不能抱着那个农奴制不放了。

要是说起来,都在说俄国是农奴制国家,可是很多人却忘了,其实那个普鲁士也是,而且是被打疼了才想到要改革。

俄国这边倒是从中枢开始明白过来问题,可是推进的速度太慢,在大国当中算是起了大早最后赶了晚集的。

这样可不行,索洛维约夫想了很多办法,最终结果如何,还要看运气。

运气好的是保罗和亚历山大都支持改革,但是一个遇刺,另外一个是表演型人格.

看起来,还是得开小号重练,别管是尼古拉将来上来,还是路易莎的肚子突然争气了生了个儿子,总之希望是在下一代的。

其实这一点,连历史上那个脑子不太好使的尼古拉最后都意识到了,他选了斯佩兰斯基当自己儿子的老师,至于小时候的亚历山大二世是谁抚养的么。

索洛维约夫又没读过这方面的内容,他是不知道卡佳在宫里带孩子的事情干了很长时间,这饭票一直都续杯到给亚历山大二世协助抚养尼古拉太子和亚历山大三世了,宫里的侍女们都是贵族小姐,她要负责去指导礼仪,要是礼仪不合乎规范么.

也就是卡佳现在都是在家里带孩子,而且她年纪还小,要是回到宫里去,大概也有的热闹可看。

他要是联想到了,大概就是自己和媳妇,就是饲养老罗家这些奇葩的训练师之类的。

现在,他也规划了一条大概的路线。

“从这里,到达莫斯科的边界,接下来就是向南,一直连接到产粮区,这沿途的道路还是走普通马车,不过到时候也要连接出来一个交通网络,辐射到莫斯科的东南方向。”

“但你没有考虑到北面,米沙。”

“那边太冷了,而且看起来也不算重要。如果要进行开发的话,还是莫斯科以南的土地比较适合,改善这边的环境。本来坦波夫这边就算是个产粮区,我们要做的只是对这些地方进行进一步的改造。往更南面的地方来讲,就在这里,我记得你在那里有为数不少的庄园啊。”

“是的,我当时继承的产业,不少都在这边。”

“看起来潜力是无限的,我们还可以在将来,把彼得堡和莫斯科连接起来,斯摩棱斯克大路的旁边也会有一条轨道交通线路,只不过那个时候,我们要看到的就不光是马车在上面了。会有蒸汽机车,这才是科学的力量。”

“你看起来很有信心,米沙,可是森林和沼泽。”

“确实是关键的问题,皮埃尔。我们应该把这边的沼泽和森林也进行改造,不过就沼泽的环境而言,看起来还是绕边走,我们也不知道那个地方都有些什么。好了,这就是大概的设想了。”

索洛维约夫的自信满满,大概在于蒸汽机车肯定会长期是主流的交通手段,用个一百年是不成问题的。

接下来,就是要认真的办事了。

卡佳在一旁看着丈夫专注于工作的样子,也觉得有些好笑,明明这是庆祝命名日的聚会,他却和皮埃尔在高谈阔论,准备搞的内容也都是要爬科技树的。

显然,工作对于他来说,有时候还更重要一些。

“今天米歇尔见到了皮埃尔先生,看起来就很有精神,不像是之前两天的样子。他这个人啊,看起来就是需要工作的。”

“朱莉,他就这样。好姐姐,我们接下来该去下一个项目了,我记得你也喜欢打牌。”

“是的,要打发时间,这会儿还真的适合打牌。只不过米歇尔.”

“你要米什卡去做他的事情吧,我倒是喜欢他这一点,虽然有很多小毛病,而且也不是那么雄心勃勃,可是却很有上进心。要是他能够干出更大的一番事业,我们也要为他高兴啊。”

说起来,这丫头还是挺好的,索洛维约夫的运气也不错,卡佳还愿意支持他的事业。

而雷卡米尔夫人么,她倒是更喜欢索洛维约夫的才华,而不是他对事业的上进心。

需求不一样,但是却都在一个人身上,确实也有些微妙。

他这会儿倒是更加专注,确实也更适合拿出来给大伙儿看看,一条不错的轨道交通路线。

当然了,这个施工难度也不是很高,并不是在几个城市之间连连看的,索洛维约夫总是很关注地形的影响,而且做了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