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张少康:金仙
整个洪荒,除了老子外,炼丹就属神农的水平最高。
但是神农又与老子不同。
老子是先天神圣,出生时就至少拥有金仙的修为,因而老子所练丹药,药材最低都是仙药,对仙药的了解也是最深的。
但神农是人族,从微末崛起,曾尝百草而著《神农百草经》,因而他对仙药以下的药材更加了解,《神农丹经》中的丹药也七成是仙丹级以下的。
当然,《神农丹经》中也有很多仙道丹方,甚至丹方之多,比准提道人的《炼丹总汇》还要多的多,各种仙丹都有。
黄帝所传,同样包罗万象。
除了《黄帝内经》内外篇外,还有《阴符经》《轩辕剑典》《龙首经》《奇门遁甲》等等,其中《阴符经》讲述兵法战阵;
《龙首经》将风水阵法,特别是与国运相关的风水大阵。
至于《黄帝内经》,内篇为修仙之法,也就是殷启得到过的,而外篇则是医术加炼丹篇,不过最精华的还是医术部分,对人体阐述极为深刻。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神功绝学,以及秘术,当然也有修炼百业的部分。
要知道,黄帝所铸的轩辕剑、震天弓,一个是后天至宝,一个是极品后天灵宝,由此可见黄帝的炼器之术的高明。
可以说,如今他掌握的修炼百业,都已经达到了准圣级。
基本上,也已经是洪荒世界的巅峰。
至于绝学秘术,就更是不知道有多少,绝不会比诸教的藏经阁差多少。
人皇群。
殷启:多谢三位圣皇,晚辈必会选择何时的人传承下去。
伏羲:可惜啊,我们被困火云洞出不去,既无法帮助到你,也无法召集曾经的旧部,否则你应对其封神之战也轻松些。
殷启:三位圣皇,你们曾经的旧部,现在还有多少人,大概什么修为?
伏羲:我曾经的旧部,在洪荒潜修的不多,估计有个十数人,大罗金仙有一人,其他都是金仙。
神农:我的旧部也有十数人,都是金仙。
黄帝:我的旧部有三十人,大罗金仙有两人,其他都是金仙。
殷启也是震惊。
看来人族并非没有强者,只是都在默默潜修。
封神之战,殷启早有计划,那就是让截教和阐教火拼,因而这段时间需要藏拙,不能打着三皇的旗号发出号召。
但封神之后,圣人被禁入洪荒,到时候就可以放开手脚了。
想到这里,殷启发信息:三位圣皇,封神之战晚辈已有计划,自保无忧。晚辈想在封神之战后,前往火云洞拜见三位前辈,然后以三位前辈的名义号召旧部。
伏羲:倒也不无不可,只是如此大张旗鼓,你可想过如何应对诸圣?
神农:我们知你志向远大,但诸圣是不会看到人族一统的。按我们估计,将来大商天朝将疆域拓展到万亿里,就不能再继续拓展了,以免刺激到诸圣。
殷启:嗯,晚辈知晓。
有些底牌现在还不能暴露,有些事情也不能说出来,殷启只能随口敷衍。
随后,他又与三皇聊了很久,主要是为三皇介绍当前大商天朝的情况,这让三皇更加震惊,也更佩服殷启。
殷启以区区凡人之身,将殷商发展到这个程度,简直不可想象。
最后,还是殷启说有人求见,这才结束了聊天。
“大王!”
张少康大步走了进来,神色激动,深深躬身一礼。
“好!”
殷启欣然笑道:“快平身吧,看样子,你已成就金仙了。”
算算时间,张少康在内天地已经闭关修炼了五十多年,时间并不算短。
要知道当初的龙吉公主,也就用了三年的时间。
不过张少康的根骨和悟性,肯定无法和龙吉公主相比,而且龙吉公主是靠自己突破的,张少康完全是凭借丹药强行提上来的。
也就金丹和进化液药效完美,让张少康没有任何后遗症。
论底蕴和根基,并不比其他金仙差。
只是这战力以及见识,因为年纪太小,远无法与其他金仙相比。
但金仙就是金仙。
对上玄仙,一巴掌可以拍死大片。
张少康感恩道:“嗯,大王,微臣已经成就金仙,这还要多谢大王的赐丹。大王,国师之事,微臣已经知晓,要不要微臣前往汜水关?”
说到后面,他神色又沉重了起来。
作为武殿殿主,他更
加知晓国师阳神对大商的意义。
殷启摆了摆手:“若非阐教支持,西岐不过是个跳梁小丑,无需多虑。至于阐教,自有截教的去对付,我们无需插手。
你的任务,是率领武殿继续对外征伐。
留一具分身在朝歌,真身化名,以武殿供奉的身份出现。
若是遇到截教系势力,就暂时退避。
若是遇到阐教系势力,假扮截教将他们全部铲除。”
“是,大王。”
对于殷启的安排,张少康虽然疑惑,却恭敬的领命。
虽然已经是金仙,大王也就是个天境的凡人,但他却根本生不出半点不臣之心,甚至不尊敬的心思来,依旧恭恭敬敬,忠心耿耿。
一来他为人忠诚;
二来也是知道大王拥有很多秘密。
既然大王能够培养他,谁知道暗中有没有培养出其他金仙来。
殷启问道:“秘堂如今有多少弟子,又有多少人进入了时间秘境修炼,情况如何?”
张少康回答道:“微臣忙着闭关,秘堂弟子还不到百人,他们已经全部在时间秘境中修炼,进步都很大,基本上都修炼到天仙境,还有十二名玄仙。”
殷启点了点头:“秘堂不设人数上限,但前提是必须忠诚,就算根骨和悟性差点也没事……嗯……”
他忽然皱眉,猛地转头看向外面。
就在刚才,他感觉有人在窥探自己,但却又似乎没有。
莫非是错觉?
不,不可能是是错觉!
以他巅峰大罗的修为,基本上不可能产生错觉。
竟然连他也差点没有察觉,这说明来人还在大罗上,莫非是准圣,甚至是圣人?
殷启暗暗警惕。
圣人降临朝歌,又不是没有先例。
先前准提道人,就在朝歌待了很久,若非主动现身拦他的道,他肯定也发现不了。
张少康忙问道:“怎么了大王?”
殷启温和一笑,不露声色地说道:“没什么,就是脖子忽然感觉有些酸。好了,就按我所说的做,你先下去吧。”
张少康关切道:“国事虽然重要,但大王还是要以身体为重。”
殷启点头道:“嗯,我知晓。”
“那微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