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浅草红团》——日本文学史上的“清明上河图”
收到来自《北川》编辑部的签约通知时,弓子和梅吉人都是懵的。
被知名文学杂志签约是他们决定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两人也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别说他们这种小混混,听说被出版社反复刷掉的大学教授都不计其数。
他们根本没想过自己第一次投稿就能顺利通过!
同样得知了这个好消息的阿信既无奈又欣慰,知道这样一来,弓子是真的不可能再回浅草当小太妹了。
1998年7月下旬,东京最热的日子即将到来,租了一套廉价西装的梅吉载着弓子来到了北川文娱本部大楼。
两人头一次进那么大的正规公司,亦步亦趋,生怕做了什么错事,被周围的工作人员嘲笑。
起初门口的接待人员还以为他们是来应聘的年轻大学生。
在随口一问,听到两人竟然是公司发函邀请的“准签约作家”后,接待人员的态度顿时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这年头,纯白纸作家,还是两人协同合作,能被《北川》签约,简直就是天选之子!
“两位请这边请,小心台阶。”接待人员热情洋溢,一边向他们介绍着公司的情况,一边旁敲侧击,询问他们是谁签下的作家。
“薰子?”接待人员并不记得《北川》编辑部里有这么一位编辑。
按道理,公司里能向作家发出邀约并一口敲定签约事宜的编辑,起码也得是个副主编。
可名叫薰子的编辑,她完全想不起来。
不会是两个骗子吧?
接待人员将信将疑,正打算找个借口向编辑部的人求证,一道悦耳的声音忽然在正前方响起。
“请问两位就是写《生活在浅草的我们》的作者么?”
薰子甜笑着朝他们招了招手。
她刚才在工位时听到有人说来了两个奇奇怪怪的年轻人,也不知道是谁的签约作者。
一算时间,估摸着北川老师要求签下的那篇的作者们也该来了,便离开工位往外走去。
一行人恰好在编辑部办公区外的玻璃门处碰了头。
“您就是薰子编辑么?”相对稳重的弓子向前走了一步,代替性格暴躁的梅吉,和薰子交流了起来。
看到薰子身上戴着《北川》的铭牌,接待人员立马明白这两人没有说谎,顿时放下心来。
只是这个年轻的女编辑,她怎么都觉得很眼生,好像编辑部的花名册里也没有“薰子”这个名字。
“薰子编辑,人已经帮您带到了,那这里就交给您了。”
接待人员没有想太多,直接冲薰子鞠躬,就像对待其他编辑一样对她。
薰子笑着回了礼,然后冲弓子两人招了招手:“两位快来快来,北川老师可是等了好一会儿了。”
“北、北川老师?!”
刚和薰子聊了几句而成功缓解了尴尬的弓子两人顿时又紧张了起来!
现在只是签约《北川》,都需要北川老师亲自审核了么?
“是啊。北川老师前几天看完你们的稿子后,就说要亲自面谈你们呢。”
薰子笑着点了点头,带着两人一路穿过办公区,朝着斜后方的总编办公室而去。
自创刊起,《北川》的总编辑便连续换了三次——
北川秀心目中最想要的总编人选是斋藤玲奈。
可惜斋藤玲奈现在已经是《文艺》的编辑部部长了。
让她跑来《北川》当总编,既委屈了她,又让《文艺》大出血,北川秀再想,也不会干出这种损人利己的事。
至于其他招聘来的业内精英,终归没有斋藤玲奈那么符合他的心意。
《北川》步入稳定期后,销量开始逐步下滑,几名总编都没能将颓势止住,自然试用期一到就被辞退了。
这一任的总编是从女性文学杂志里转行过来的,原本北川秀以为她会挺不靠谱,没想到还意外的能干。
弓子两人胆战心惊的跟着进了办公室,见到堂堂总编都像是喽啰般站在一边,心情更加紧张了。
“两位就是《生活在浅草的我们》的作者么?”
北川秀坐在老板椅上,饶有兴致的看向两人。
在意外看到这篇稿子后,北川秀第一时间想起了川端康成写过的一篇并不算十分有名,但在纯文学界的口碑却非常硬的《浅草红团》。
川端康成的以“意识流”和“新感觉派”为主。
除了最著名的几部外,其他的作品如果能对上电波,会觉得非常有意思。
可要是看不对眼,不仅会感觉不到中独特的日式物哀美感,还会觉得在无病呻吟,不知所云。
《浅草红团》就是这种读者评价两极化十分严重的。
《浅草红团》也是川端康成“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品。
北川秀在研究生时期为了写毕业论文,基本把日本近代史上的所有文学作品都看了个遍。
其中他最喜欢的,毋庸置疑,自然是和他一样,屡屡被诺奖拒之门外的村上春树。
而排在村上春树之后的,便是原历史中,日本文学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的“新感觉派”不仅对日本本土文学作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影响了隔壁一批又一批中生代的文学家。
譬如余华就曾说过:“川端康成的作品几乎笼罩了我最初写作时的头三年,那段时间我排斥了几乎所有别的作家。”
日本极为知名的文学评论家小林秀雄说:“我一直认为,川端先生的内心是那么冷漠,那么空旷,那么值得珍惜。
他不是自己活着,他还活在他人的生命中。
在无数人那空空如也的人生中,有川端先生的后,一道道光芒升起。
这就是他抒情的原由。”
作为川端康成笔下“新感觉派”作品里的代表作,《浅草红团》以漫游者的视角,描画出了浅草众生的浮世绘。
全书采用了一种颓废的现代风格,与《雪国》、《古都》等日本古典情趣完全不同,展现了川端相当现代的一面。
《浅草红团》原著写的是关东大地震后,昭和初期日本处在新旧交替和东西融合的变革中,浅草作为歌舞伎文化和下町的中心之一,涌入了大批戏子和游女。
人口贩子在街上横行,公园与空地群聚着各路帮派成员、孤儿以及大量无家可归的男女。
主人公来自外地,漫游浅草时邂逅了少年帮派“红团”的成员,并在首领少女弓子的带领下,探访当时走在时代前沿的浅草街头。
主人公以疏离、冷静的目光审视着这些人的日常生活,描摹出了那个年代东京的破与立、美与丑、浮华和贫困,也隐隐传达了川端身为反战者对时局的不安。
北川秀之所以对这部记忆深刻,是因为《浅草红团》被日本文学界誉为日本文学史上的“清明上河图”。
整部篇幅不长,出场的人物却多达上百个,几乎涵盖了当时居住在浅草地区的各式各样人员。
收录在里的“浅草祭”在選写过程中也因败坏风俗而屡次遭受删除。
年岁渐长后,川端康成自己都将其自弃为“拙劣的旧作”。
他认为这本书的内容有点细碎,且是创作早期所写,自己的文风没有确定,因此很多东西都写的很不到位。
文学评论家前田爱以“打翻的玩具箱”来形容这本书给人的混乱,缺乏头绪的初阅读感受。
在《浅草红团》问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就像是川端康成的不成熟之作,鲜少被人提及。
连川端康成本人都经常回避有关它的话题。
很多人甚至认为这只是一本川端康成游玩过浅草后的随性之作,完全当不上文学作品的名号。
但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浅草红团》慢慢又因几名大学文学部的教授而再度进入文学界的视线。
不知道是谁先提及的它,后来越来越多的读者和作家重新读了这本书,然后有了许多新的感悟。
在原历史中,80年代末期,广场协议签订后,日本正式进入泡沫时代,那纸醉金迷的生活和乱七八糟,遍布歌舞伎町的精神小伙和小妹纷纷印证了《浅草红团》里的描述。
至此,大家才终于意识到,早在60年代,川端康成就先人一步的对日本底层社会众生相有了深刻的认知。
不管是什么时期,日本的底层社会都像《浅草红团》里写的那样,令人唏嘘,感慨。
《北川》杂志的调性和普通纯文学杂志不同。
因挂着北川秀自己的名字,又莫名其妙搞了一个北川文学奖和芥川奖、谷崎赏竞争。
所以《北川》所需的连载稿子相对调性更沉重,纯文学的占比也更高。
和慢慢娱乐化和商业化的《文艺》不同,《北川》显然是朝着纯正的纯文学道路要一条道走到黑了。
要不是之前斋藤玲奈与河出静子催得紧,他早就把《东京人》连载在《北川》上了。
现在没了《东京人》,北川秀自然只能找新的作品来填充这个位置了。
幸好老天开眼,就在他苦恼之际,新题材就这么送了上来。
“啊,是、是我们。”
弓子和梅吉站得笔直,面对憧憬了许久的偶像,两人反而不敢抬头直视,只是像犯了错的小孩般,低头看脚尖。
“真厉害你们应该就生活在浅草吧?或者说以前在那儿住过挺久?”
北川秀问道。
弓子和梅吉对视了一眼,浅草社区在外的风评两人心知肚明。
从那里走出来的年轻人,就和从贫民窟走出来的黑人一样,在哪里都容易遭人歧视和怀疑。
“没事,实话实说就好。我们《北川》不会因为作家的出身问题而拒绝签约的。
只要是能写出一个好故事的作家,我们都愿意签约试试。”
北川秀感觉到了他们的腼腆和不自信,便笑着安慰道。
两人的扭捏姿态让他更加确信,他们就是生活在现下浅草社区的精神小伙和精神小妹。
令人感慨啊。
这样的群体,原本应该和文学完全沾不上边。
但谁又能想到,他们这样的人也能提笔写故事,也能有幸被签约呢。
人生,就是一场未知数。
“啊是、是的。我和梅吉都生活在那边。”
弓子鼓起勇气抬头对北川秀说道,随后又忍不住补充了一句,
“请北川老师您放心!我和梅吉已经没在那边工作了!绝对不会影响到公司的风评的!”
“嗯,那样就更好了。”北川秀点了点头。
他是真想把两人签约下来试试看,顺便从他们那儿了解一些有关浅草社区的信息。
既然准备写《浅草红团》,北川秀自然得和以前一样,把重要的准备工作全部做足!
他始终觉得一部成熟且优秀的作品,离不开作者的知识储备和素材沉淀。
肚子里没有货,就是干抄,再厉害的文抄公也没法抄出作品的精髓。
一字不差的照搬固然能最大概率成功。
可很多文学作品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和成名因素,只是一味的模仿照搬,也许会在这个平行时空水土不服的。
《浅草红团》原著写的是昭和时代初期的混乱底层社会,比起这个平行世界的平成年代,那个时代已经太过久远,读者并没有太大兴趣去了解。
北川秀可以笃定,现在的读者必然更想了解此时的浅草社区的状态。
把《浅草红团》化用到现在这个时代的背景下,这才是最正确的文抄方式!
但要这么写,北川秀就得把很多剧情与人物平替过来,得保准川端康成原来的思想核心的同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和现代浅草社区的情况融入进去。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活儿啊。
因此《新浅草红团》能不能写好,就得看这两个土著了!
弓子两人还不知道北川老师已经准备薅自己的羊毛了,见他这么说,心中一喜,连忙不断鞠躬致谢。
“关于签约问题,一会儿会有签约相关的工作人员带你们去三楼的签约室签约。
在此之前,我有几个有关浅草的问题想询问下你们,可以如实回答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