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大清爱喝啤酒的马

第629章 气势逼人

第629章 气势逼人

滕毓藻继续叮嘱道,“可是杏城,我可要提醒你,建立党派的事情不能动手太早,这件事还要等一段时间,至少也要等到我拿到这个首任内阁总理位置以后。”

“目前,你只要做到和分散在各地的后援会以及强学会的主要人物们,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即可。”

对于滕毓藻的叮嘱和要求,杨士琦自然喜滋滋地连声应允。

见杨士琦似乎还有些心有不甘,滕毓藻还想多叮嘱几句时,杨士骧忽然开口。

“大帅,既然你辞去直军总统一事要在报上发表,莫不如再多发一个声明,明确表示出你赞同支持宪政改革,最好能隐晦表达你愿意担任首任内阁总理的意思。”

“大帅。”

杨士琦似乎受到杨士骧的启发,收起脸上无法掩饰喜悦,也说道。

“以我所见,既然要发声明,就不要过于遮掩,莫不如就索性说的明确一些,干脆就明确表达出大帅想要出任内阁总理。”

“甚至还可以表示出,原本因为关外战事原因,担心国土受损,才没有放弃直军总统一职,这一次之所以辞去直军总统一职,就是愿意以内阁总理的身份统一协调组织军政各部,共保关外国土无虞。”

“如果这样,朝野有识之士一定会更加有的放矢,积极响应,那样效果会更好。”

杨士骧和杨士琦兄弟二人对于滕毓藻发表声明的意见相左,但各有所长。

杨士骧的办法,秉持了国人一贯委婉含蓄的谦逊观点,可也有缺点,那就是朝廷完全可以装糊涂,而对他的想法不予理会。

杨士琦的办法,则是单刀直入,直接把话挑明,不仅让民间有识之士立刻就有了推举目标,利于迅速造成很大声势,甚至还能让一些心向自己的朝廷官员们,顿时就有了主心骨,这样更有利于朝野共同推动他担任这首届内阁总理。

到时候,朝野呼声高涨,慈禧就是想要再安排奕匡或者其它满人权贵来出任内阁总理,恐怕都不可能了,至少他就没办法无视滕毓藻。

缺点也不是没有,那就是过于直接,甚至有直接向慈禧强索首任内阁总理一职的意味,易遭人诟病。

滕毓藻思索片刻,还是看向几个将领们,“莲府和杏城的主意你们怎么看”

急性子的刘十九首先说道,“大帅,我赞同杨总办的法子,明明就是只有大帅才是这内阁总理最合适的人选,咱们为什么还要遮遮掩掩的,就这么办最好。”

吴佩孚也道,“恩师,我也赞同杨总办的办法,这样让朝廷不能无视恩师,否则就会遭到一片谴责声,甚至他们还可能担心引发动乱。”

随后,李显策、刘长发、柳秉义也一致赞同杨士琦的主张。

滕毓藻再看向杨士骧,杨士骧明白滕毓藻应该也倾向杨士琦的办法,苦笑着说。

“大帅,杏城的办法最直接,效果也最好,如果按照他的办法来,朝廷就是想不给大帅这个内阁总理的位置都不可能。”

叹口气,杨士骧又说道,“只是这样一来,大帅就做不成王莽了,恐怕就会有人说大帅是曹操了。”

刘十九“哼”了一声不屑地说道,“做曹操就做曹操,又能怎样!”

吴佩孚笑着道,“要说是曹操,其实慈禧才是活曹操,现在虽然名以上是光绪和慈禧共主朝政,可光绪连个行动自由都没有,依然还被照样软禁,他才是真曹操呢。”

众人都表态支持杨士琦,滕毓藻忽然问杨士骧,“莲府,你在朝廷里的路子要比李耀庭多得多,你可听到朝廷最快会在何时实施宪政改革”

“据说,是初步定在明年七八月间。”

听了杨士骧的话,滕毓藻没有说话,而是走过去又给自己倒了一杯啤酒,思索了一会,似乎下定决心,一口将一杯啤酒喝干,将杯子放到桌上,然后说道。

莲府和杏城的办法都很好,不过我还是倾向于杏城的办法。”

“莲府的的建议,好在委婉,附和国人的礼仪习惯,可是这个法子不利于尽快争取到朝廷官员们的支持,你们不要忘了,我滕毓藻的所作所为,还是很有一些有见识的官员们支持的。”

“更何况,那四百多个被列强联军定为祸首的人,在我的努力下,他们绝大多数现在都安然无恙,这些人有很多人还在位,他们也会是我的助力,是我的支持者。”

“至于实施宪政的时间,朝廷定的有些晚,我们已经落后了西方列强一百多年的时间,甚至落后了日本人近四十年的时间,我们必须急起直追,要在教育、科技、工业、军事、国家治理制度上实现现代化,概括地说,也就是五个现代化,时不我待啊!”

“所以,我们要加紧推动宪政改革,我认为在明年一月一日最好。”

农业的现代化,除了化肥,其它方面在清末根本就无从下手,不要说国内,就是在欧美也是一样,所以滕毓藻没有提及。

滕毓藻又补充道,“我说的不是我们的历法时间,是西历的时间。”

由于直隶、山东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同列强来往文书合同增多,由于时间的差异十分不便,所以在去年滕毓藻已经建议朝廷在国内实行双历法制,也就是农历和公历并行使用。

滕毓藻又对杨士骧说道,“莲府,奏折和报上的声明还是由你来执笔吧,我刚刚说的意思你要在声明中体现出来。”

“另外,还要让世人知道,我做这个内阁总理后,会在国内大力推行新政,比如教育方面,会号召社会各界捐款成立教育基金,在全国免费推行五年制义务教育,让所有孩子都能上的起学,大力消除文盲。”

“大力推行洋务,尽快实现工业化,为此还要降低工商税收。”

“还要减免农业税,尤其是在直隶、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富裕省份,自有土地在五亩以下的,要在五年内,全部免除土地税,日后在逐渐推向各省,最终目标要在全国施行。”

“还有,所有军人家庭要有特殊待遇.”

滕毓藻林林总总说了一堆,好半天才看着还在愣神的一众人,意犹未尽第挥挥手,“暂时就是这些吧。”

“好!”

滕毓藻话音刚落,刘十九已经激动地鼓起掌。

然后破例给滕毓藻鞠了一躬,神情激动地说道,“大帅,我替天下所有农民谢谢你,五亩地以下免去税收,这对农民们简直就是天大的恩惠,这一句话就救活了很多人。”

滕毓藻心中苦笑,他原本想要全部免除农税,可他根本做不到,只能先在工商业发达的富裕省份开始,免除部分自耕农的土地税,而且还要拖延五年。

至于推广到全国,还不知要多久!杨士骧也说道,“好!”

“大帅的这些主张,我都会声明中提及,这些主张不仅涵盖了工商和士绅们、以及所有官员们的利益,会得到他们的支持,甚至免费教育这一项,还会得到那些文人士子们的热烈欢迎,这些主张堪比竞选纲领,这个内阁总理大帅是做定了。”

杨士琦也赞叹道,“大帅的这份声明一旦放出,任谁也挡不住大帅出任首任内阁总理。”

从杨士骧和杨士琦的神态上看出,这兄弟二人并没有把他的这些主张全部当真,只以为他是为了收拢人心的随意一说而已。

滕毓藻只是笑了笑看向一众将领们,“我们再来说说军事上的安排。”

滕毓藻看着刘十九、李显策、吴佩孚三人说道。

“会后要凝波给你们安排飞艇,你们三人马上赶回部队去,尽快安排好和复国军的部队轮换事宜,然后做好部队开拔准备。”

“是!”

听到滕毓藻安排军事事宜,三人都兴奋的站起身敬礼应答。

滕毓藻挥手示意他们落座后,接着说道,“曹福田那里就由大哥去交待,第八镇和骑兵镇由子玉去交待。”

看向刘长发和柳秉义又说道,“青云,你在关外和山海关的炮兵第二镇都不要动,只要第三镇做好准备即可;守承的第九镇也要做好准备,以便应对意外情况。”

滕毓藻不经意间微微撇了杨士骧、杨士琦、李玉林一眼,目光又在几个将领脸上一一扫过,最终停在了卫靖海脸上,盯着卫靖海问道。

“潘金山那里有把握吗”

虽然滕毓藻对潘金山有信心,可毕竟第三镇里有很多军官都是胡殿甲的旧部,他还是忍不住询问。

在座的将领们除李玉林外,都是奋进会成员,其中吴佩孚、刘十九、李显策、刘长发、卫靖海几人还都是执委,是执委的其实还有刘玉枳和李金昱,有他们组成了奋进会的委员会,只是他们不在天津。

由于给滕毓藻留着会长的位置,现在大事由这些执委共同决定,日常联络事宜有孚是副秘书长。

卫靖海自然清楚,李玉林还不清楚奋进会的事情,更何况这件事在没有公开前,也是要背着杨氏兄弟的。

所以,面对滕毓藻的询问,只是简单回答道。

“大帅放心!第三镇还是忠于大帅的。”

由于潘金山还不是奋进会的成员,卫靖海只是说第三镇忠于滕毓藻,并没提潘金山。

只是滕毓藻已经明白,即便胡殿甲不和他一条心,他的那些昔日旧部也左右不了第三镇。

这不只是第三镇的大多数军官,应该都还能靠得住的问题。

而是他将胡殿甲和潘金山对调的原因,事前就已经隐晦地告诉过卫靖海,他们不应该没有所防范。

如今看来,应该已经早已做好应对最坏情况的准备了。

“夏元寿的那一镇现在到了哪里了,应该已经快过黄河了吧”

夏元寿的一镇人,是朝廷在滕毓藻的压力下,不得已临时配属给直军出关,防止日俄战争波及关内的,此刻滕毓藻突然又询问起夏元寿的那一镇人。

夏元寿接到陆军部的通知后,就在四川开始收拢分散驻扎在四川境内的部队。

四川境内此时交通极为不便,收拢部队就颇好时日,然后就马不停蹄地一路跋涉而来。

只是出川道路同样极为不便,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乘船沿江而下。

另一条是走陆路,经汉中入陕西,然后再出潼关入河南。

虽然卢汉铁路途径河南,可并不经过距离潼关最近的洛阳,而是在郑州就开始一路南下,直奔汉口。

所以,如果走陆路,在河南还要长途跋涉步行赶到郑州才能坐上火车。

夏元寿的部队在四川集结完毕之后,先是分批乘两艘一次只能装运一个哨部队和装备的小火轮,沿江而下赶到汉口集结,然后再登上火车。

由于陆军部将夏元寿部配属给滕毓藻本就不情不愿,所以并没有给他们提供任何方便,小火轮还是滕毓藻要周寿臣为他们雇的。

长江上游水流湍急,暗礁密布,大一些的船此时根本无法通行,跑这一段航运的,除了英国人的船,就是日本人的,很少有其它列强的船跑这条线。

而不知什么原因,英国人和日本人都突然宣布暂停长江上游航线,周寿臣无奈,只好转向国内的公司雇佣船只。

国内的航运公司中,上海的招商轮船说是他们的船只脱不开,周寿臣只得作罢。

除开招商轮船,这个时候只有汉口和上海的两家小航运公司有小火轮,可加到一起也仅有两条不大的船。

这让夏元寿的部队沿江而下的时间,大为延长。

“大帅。”

卫靖海回答道,“如果一切顺利,他们的先头部队昨晚就已经过了黄河,现在应该已经快到保定了。”

滕毓藻略一思索说道,“立即通知保定的车站,拦下火车,你再发电报给咱们在保定的人,命令夏元寿的部队在保定下车,开赴沧州、衡水一线驻扎待命。”

“记着,在电报中要强调,要他不必等部队集结完毕再行动,每到一批部队就立即离开保定,行动一定要快.”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