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大清爱喝啤酒的马

第626章 你们还会跟随我

第626章 你们还会跟随我

杨士骧继续说道,“大帅,自从得知朝廷要师从日本,学习他们的宪政体制,我就仔细想过。”

“虽然这一次朝廷是要学日本人的宪政,而日本人的宪政不仅远逊于英国人,甚至比之德国人的宪政体制都有不如,可毕竟是放了一部分权利给内阁了。”

“所以,这个内阁总理的位置,就相当于皇帝之下第一人.”

杨士骧看到滕毓藻依然没有什么反应,接着又说道。

“大帅,我以为,虽然这个宪政改革虽然并不彻底,可这就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大帅一定要先占住内阁总理这个位置。”

“只要拿到这个位置,那就是占住了先机,大帅想要如何,就会有更多的施展余地”

“只是.这个直军总统恐怕就要放下了。”

日本人的这个宪政体制,是君主立宪的专制天皇制,天皇总揽统治权,这个体制下,议会虽有一定地位和权利,但法律仍需天皇协赞,而且还是军政一体。

对于这种宪政体制,滕毓藻的心情很有些复杂,这种体制下,他可以做很多事,唯一的反感就是还要受到这个皇帝的管辖。

而杨士骧的意思,滕毓藻也很清楚,有直军支持,只要拿到这个总理,他就有了可以和朝廷抗衡的名望,甚至日后他想要武力推翻这个满清朝廷,他都会得到更大的朝野支持。

更明确地说,杨士骧认为,这个内阁总理只是一个铺垫,或者说是他上位的一个垫脚石。

只不过,这要多费很多手脚,而且依然也还是慢功夫。

而时间对于滕毓藻来说,恰恰是他所缺乏的,滕毓藻现在已经很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一次施行宪政,滕毓藻是绝对当仁不让的,有了这个位置上,只要他不大意出了昏招,那就不进是他在民间的声望无以复加,在这个朝廷体制中的官员内,他也会得到许多用泵者,这对他日后想要采取进一步措施大有好处,至少会减少很多阻碍。

“这可不行!”

不等滕毓藻开口,刘十九已经脸红脖子粗地高声嚷了起来。

“大帅抢这个内阁总理位置,我没意见,可这直军总统不能丢了,如果没了军权,那不是把刀把子递到别人手里了,这绝对不行!”

“还有,按照陆军部的章程,各镇只有不到两万人,如果真要这么办,咱们直军就只剩下三成左右的兵力,这还怎么收复东三省!”

杨士骧似乎早已胸有成竹,没有丝毫迟疑就狡黠地一笑道。

“呈祥将军,还请稍安勿躁!”

见刘十九还要说话,杨士骧忙说道。

“直军各镇缩编,这件事咱们是绝对不能做的,更不能有丝毫退缩。”

“至于大帅做不做这个直军总统的位置,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各位将军的心在哪里,直军是听陆军部的,还是听大帅的,这还不是各位将军说了算!”

“还有。”杨士骧继续说道。

“大帅如果想争这个内阁总理,就必须要放下这个直军总统,否则朝廷是不可能答应的,甚至民间也会多有微词,这对大帅争内阁总理很不利。”

“最关键的是,现在如果大帅坚持做直军总统,马上就会和朝廷撕破脸,那样就只能动用武力了。”

虽然杨士骧说的有些吞吞吐吐,可众人都明白,杨士骧的意思是说,如果滕毓藻不放弃直军总统,而又想要上位的话,那就只能现在就和朝廷动用武力夺权了。

杨士骧的话,顿时让刘十九停住口,迅速和吴佩孚、李显策等人快速交换起眼色。

李显策略一思量对滕毓藻说道,“大帅,我赞同莲府先生的建议。”

刘十九点头忽然笑道,“他娘的,是我一时懵懂,错会了意,还是莲府先生这个主意好!我也赞同。”

“还有,也不能便宜他们陆军部了。”

刘十九狡黠地说道,“大帅如果不做这个总统了,那么直军的军费也就不需要管了,想要咱们缩编,先让他们拿出下个月的军饷和比照三个月军饷的遣散费。”

刘十九的这个招法,可谓切中要害,直军七十多万人,四个月的军饷就是两千来万,这么一大笔银子,陆军部哪里拿得出来。

卫靖海也点头赞同,可是随即就皱眉说道,“我也赞同莲府先生的建议,只是万一陆军部真的能拿出来这笔钱,咱们又怎么办”

卫靖海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陆军部裁军的举措,一定是经过慈禧点头的,甚至他们还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决定的,没有一点准备这怎么也说不过去。

万一真的准备了一大笔银子,这还真说不定。

吴佩孚果断第一挥手,“如果他们真要拿出银子来,这也好办,咱们就收下他的银子,然后再学原豫军曹锟,也来他一场哗变。”

“如果朝廷来硬的,那就再说不得了,咱们也就只好和他们刀兵相见,兵进紫禁城了。”

真要发生哗变,朝廷是肯定不敢用武力镇压的,最终的解决办法无非是要他滕毓藻出面约束部队,虽说不会把直军总统再还给他,可裁军一事一定会不了了之。

只是最关键的,还是直军自己内部不出现变故。

杨士骧似乎和滕毓藻想到一起去了,看了吴佩孚、刘十九、李显策、柳秉义几人一眼笑着说道。

“如果大帅辞去了直军总统,在座的几位将军们倒是不会有什么问题,两江的刘玉轩也不应该有问题,可其它人呢”

杨士骧虽然知道滕毓藻对于直军的控制力很强,可对于军中的奋进会还不知情,所以有此一问。

对于直军,滕毓藻是完全放心的,在他的纵容和暗中支持下,奋进会现在已经差不多遍布军中。

按照李耀庭的报告,中高级军官绝大多数都是奋进会成员,甚至很多出身滕毓藻那一个营的老部队中的战士们提拔起来的哨长、排长也大都参与了,如果有哪个将领想脱离直军,拉走部队是绝对做不到的,这一点,他很有信心。

只是个别将领,滕毓藻还有些拿不准,比如胡殿甲、曹福田、苏锡麟,滕毓藻还有些拿不准。

胡殿甲加入前锋军前就已经官居高位,相信他也从不会认为,他现在的位置是滕毓藻给的。

虽然,不管是胡殿甲和滕毓藻的私人关系,还是对于滕毓藻在作战中百战百胜的认可,都不能改变他忠于朝廷的心态。

这一点,从胡殿甲以往的表现中,甚至还有李耀庭递来的秘密报告中,滕毓藻都能清楚感觉到。而一旦胡殿甲做出由位于他的愿望的举动,福建那一个镇恐怕立刻就能爆发血性残酷的内部冲突,这是让滕毓藻最为担心的。

而曹福田,不仅不是出身于《北洋武备学堂》和《随营学堂》,甚至和自己手下一众将领们都不远不近,真实态度很难让人琢磨。

苏锡麟虽然在武卫前军随营学堂,也就是后来直军的随营学堂做过起病科教习,可他的性格有些谨慎,只是专心做事,和周围将领们的关系并不密切,他对朝廷的态度也有些模糊。

还因为苏锡麟做过现在已经升任京师巡警局总监薛谦的副手,同薛谦的关系不错的原因,滕毓藻更不敢对他过于相信。

薛谦自从离开前锋军后,就同直军同僚关系冷淡,甚至对滕毓藻也是敬而远之,不过在京师巡警局任上,还是做的不错的。

一众将领自然都明白杨士骧所说的其他人指的是谁,刘十九皱皱眉,似乎对杨士骧有所不满,侧头对滕毓藻说道。

“大帅,曹福田我可以作保,他这个人虽然同谁都不远不近的,似乎总是隔着一层窗户纸,可对大帅还是感恩戴德的,他绝对不会做出对不起大帅的事。”

吴佩孚也忙着说道,“老师,玉书那里我也可以作保,他对于大帅提拔之恩一直铭记在心,绝对不会有问题,至于明光就更不用说了,对于大帅绝对忠诚。”

对于几人的说辞、担保,滕毓藻依旧没有说话,而只是默默点点头,心情复杂滴吐出一口长气。

滕毓藻从坐着的沙发上站起身,走到办公室一角的酒柜前,拿出一个杯子,又从酒柜中拿出大半瓶五粮液倒了多半杯。

这大半瓶白酒还是上一次刘十九来他的办公室汇报了半天工作后,刘十九喝剩下的。

虽然滕毓藻很清楚,没节制的喝酒对身体很有危害,可前世就有很多军人酒量极大,甚至有某位著名将军不仅酒量大的惊人,几乎每天都要喝酒,同样在活到八十岁。

滕毓藻认为,喝酒对于身体机能好的,尤其是如刘十九这个武人强壮的身体,也没必要严格限制他。

所以对于刘十九喝酒,滕毓藻并不在意。

对于白酒,滕毓藻丝毫没有任何嗜好,他几乎从不喝白酒,他只喝啤酒。

在起开一瓶啤酒,先是一口喝干了一大杯啤酒后,又给自己倒上一杯,就端着两杯酒走到已经喜滋滋起身伸出双手的刘十九身前递给他。

然后,滕毓藻就端着他那杯啤酒,在地上一边小口呡着杯子里的啤酒,一边慢慢踱起步来。

不管众人如何说,最后的决断都是滕毓藻一意所决,而且事实证明了,至今为止,他的决断事实证明还都是非常正确的。

众人也都知道滕毓藻的这个习惯,几人都没有出声,杨士骧神色凝重地默默想着心事,杨士琦则是目光热切地紧紧盯着思索中的滕毓藻,而几个将领们则是互相交换着火热的眼神。

良久,滕毓藻才站定身体,目光在将领们脸上一一扫过,然后笑着问道。

“如果我决定辞去直军总统,全力去争取首任内阁总理的位置,甚至还要走的更高一些,你们还会跟随我,听从我的指挥吗”

刘十九接过滕毓藻递给他的大半杯五粮液只是抿了一小口后,就把杯子放到了放到一旁的茶几上,此时听到滕毓藻的话,早已脸红脖子粗地第一个跳了起来,高声说道。

“大帅,就等着你这句话呢!”

“你就放心吧,七十万直军都会跟随你,那个胆敢有异心,老子大刀可不认人,甭管是谁,老子都会砍了他。”

吴佩孚是紧随着刘十九跳起来的,语气激动地说道。

“恩师待我如父母,学生誓死追随恩师,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已经站起身的李显策、刘长发、柳秉义也高声说道。

“大帅,不管你是否担任直军总统,我们都只认你一人,都愿意追随大帅共赴义举!”

卫靖海也激动滴随后说道,“大帅与学生有救命之恩,学生此生无以为报,只有追随大帅共赴义举,绝不反悔!”

卫靖海在《北洋武备学堂》时,是滕毓藻真正的学生,不仅是他,还有刘玉枳、李显策、李玉林、胡大裘、柳秉义这些人,包括滕毓藻最早那一营中的排长、哨长,也都是滕毓藻的学生。

甚至,滕毓藻在《北洋武备学堂》从八国联军手中解救出来的学生们,也有很多曾经是滕毓藻的学生。

这几人一表态,一旁的李玉林就显得有些尴尬起来,他听得出滕毓藻“甚至还要走的更高一些”这句话的含义,此时也有些艰难地站起身。

“兴甫,我早知道你终究会走到这一步。”

李玉林已经能感觉得到几道带有明显敌意的目光射向他,可他还是叹息一声,仿佛终于放下了心中的重负,接着说着。

“虽然我不愿你同朝廷决裂,可我依然会追随你,我只是希望兴甫不要杀戮过大,最好能如同莲府先生所说,做个王莽,能平稳一些上位。”

得到李玉林的回复,滕毓藻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对于李玉林的固执,滕毓藻一向很有些无奈,几次试探无果后,他也就死了这份心思,只是希望李玉林不要背叛他,否则只能除去他了。

而诛杀李玉林这样的老人,会有很多后遗症,甚至会让一些人寒心。

“好!”

李玉林话音刚落,滕毓藻就忍不住心中兴奋,说出这个“好”字。

“琼琳,你放心,我也觉得莲府说的有道理,自然不愿看到刀兵四起,大开杀戒的局面。”

“实话对你们说,我和莲府在太行山里初次见面,莲府就劝我抛弃这个无能愚昧的朝廷,而我并没有答应。”

“我当时就已经存下了争取这个朝廷主动退位的想法,而且你也应该看到,洋鬼子退兵议和后,我所做的一切,不管是扩充直军、重建北洋水师,还是不遗余力地推动洋务建设。”

“都是想要潜移默化地默默改变,甚至还想着等到和朝廷的十年之约到期后,把直隶建设的兴旺发达、民众富足。”

“从而让世人认可我滕毓藻富国强军的能力,进而达到我的目的,从而让我们华夏人从此自立与这个世界,复兴汉唐盛世荣光!”

“走的和莲府所说是一条路子,只是没有明说而已。”

脸上隐隐透着掩饰不住兴奋的滕毓藻挥挥手,“大家都坐下吧,我还有话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