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路与脚步诗情画意的太姬

第181章悲苦一家人

今天,我的行程是前几天老爸给约定好的,回老家看看大伯一家人。

大伯一家人,是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的一家人,是典型的只知道低头干活不知道抬头看路的一家人。

我父亲兄弟姐妹共5个人,两位女姊妹,三位兄弟,在他们那个年代,属于孩子不算多的家庭。

而我的爷爷,是参加过抗战的老红军,他拥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稳定的工作岗位,传给了我的大伯,那个时候是允许接班的,理所应当的,接班的“重任”落到了他的长子,我的大伯身上。

在兄弟姐妹们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光景下,大伯可以去上班,有工资拿,有各种福利,还可以吃国库粮,那个时候的大伯一家,是整个大家庭里日子过得最幸福的一家。

2

在他们的幸福指数达到最高的时候,当时他们全家五口人,除了大伯以外,给其他三个孩子全都买了国库粮,当时国库粮是个什么概念,至今我也没闹明白,大抵就是个城市户口吧。

然后他们家五口人的土地,只剩下了一口人的口粮田,吃国库粮了嘛,不用再土里刨食了。

这是他们家犯得第一个错误,因为购买国库粮以后,没有任何的好处,相反因为没有了土地,一家人全部在老家农村生活,家里人吃的粮食都成了问题。

当时大伯手里应该攒了不少钱吧,眼看着大儿子到了该结婚生子的年龄。当时好多人劝我大伯,到工作的地方买一块地,然后自己盖房子,以后拆迁也好,居住也罢,起码是个城里人了。

然而,大伯恋乡情结严重,不顾所有人的反对,耗尽家财,在老家给两个儿子买了地基,盖了最新型号的房子,现在两套房子还结结实实的摆在那儿,一年从年头空到年尾。

当时盖了两套房子掏空了家底,到后来两个儿子想去县城买房,大伯实在拿不出钱来帮助他们了,这是他们家犯的第二个错误。

第三个错误,应该就是不重视孩子们的教育,四个孩子最高文凭就是初中毕业,以后的路,除了去工厂打工,就是跟着别人干各种零工,没有文化支撑的人格也不尽完整,做什么都吃不了苦,没有耐心和韧性,所以一直赚不了什么钱。

3

现在大伯大娘年龄大了,身体上的各种毛病开始显现。大伯的腿,前年因为一场事故,两条腿全部骨折,休养一年后差不多能走路了,结果去年年底,又因一件事情导致左腿骨折,他这两年大部分时间就是躺在床上养身体。大娘股骨头坏死,现在两条腿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小脑萎缩严重,一会清醒一会糊涂。

因为身体上的问题,他们跑医院多了,自然花费也多,大伯一个人的工资应对两个人的病痛,应该剩不下多少钱了,幸好他们还有这份工资。

四个儿女都成家了,不能谈立业。都是打工或者做零工,工作不稳定,又因为时常要回家照顾父母,时而工作时而不工作,有的时候还巴不得让大伯接济一些。

我的家里有不少的口粮田,当他们搬到现在的住处以后,家里的口粮田全部给了大伯一家,解决了他们家吃粮食的问题。

现在大伯年龄大了,地里的活干不动了,土地想耕种却有心无力,又不想放弃,处在矛盾中,今年能不能继续耕种,随着春暖花开,很快就知晓了。

其他的人,连我的父母都不想聊他们,每个人的生活都过得一地鸡毛,或许在我们看来是这样,他们在这种环境呆得时间长了,或许已经无感了吧。

4

回家的时候,我给家里孩子们讲述这一家人的现状,他们眨巴眨巴眼睛,想象不出会是什么样的生活光景。

我给他们讲大年初五,嫂子就去工厂里做工了,家里只剩下九岁的孩子陪着一岁的孩子,什么用电安全,电子产品,都不去管了;我给他们讲大娘因为身体的病痛,说两句话就开始擦眼泪。

这些事情,孩子们不是亲眼所见,想象不出来真实的情境。

我们回来的时候,大娘大脑正清醒着,她想留我们在她家里吃饭;大伯坐在床上,给大哥说去饭店炒几个菜回来吃。虽然给了我们最高待遇,我们还是回家了。

现在能给他们省一分钱就省一分吧。去他们家的路上,我提出想给他们一些钱,老爸老妈都不同意,说他们家是个无底洞,穷窟窿,我们能帮一时帮不了一世,还是不要给他们一些期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