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罗马”
今天中午带着小老二来到他第二个兴趣班的新校区:我们市的文化中心。还是老习惯:他负责上课,我负责在校区的周围转一转看一看。
新校区这个地方,以前我们开车的时候经常路过,也到校区前面的公园里玩过,但是对于这个校区我一直是既有排斥又有向往。
排斥的是这个校区周围有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根据小老二的性格,他看到有浓厚兴趣的班级肯定想去试一试。
向往的是这个校区的环境如此之好,因为它前面就是我们市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公园,公园围绕着巨大的五洲湖建设。
有花,有草,有水,有路,有湖心岛,有分层设色建设的小景点,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文化长廊。
元宵节时举办过猜灯谜大会,湖里面有片片的荷花,近湖边芦苇飘飘,每一座小桥都取上名字,雕刻不同的图案。不论是小桥的名字还是雕栏玉砌,都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2
我首先围着他们的校区大楼开始转,我发现其实校区里面并没有多少的兴趣班,新奇的兴趣班也没有,还是篮球、练字、围棋、机器人编程等等老生常谈的一些兴趣班,唯一多出来的就是无人机操纵,这个我不担心,家里有无人机他自己还不愿意练习呢。
吸引人的是他的校区往南,隔一条路就是我们市的大剧院。这个大剧院可是一个烧钱的地方,观看每一场剧目都要几百到大几千元的门票。
以前我们曾经去看过几次,虽然门票价格昂贵,但是观看感受挺好,特别是听音乐会的时候,有一种沉浸式的体验。
大剧院再往南一个路口,就是我们市的博物馆和科技馆。
博物馆是免费的,虽然是免费的,但是我们一次也没有去过,不知道为什么我自己对这些东西不太感兴趣,连带着孩子们对这些东西好像也觉得索然无味,可能是因为看不懂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因子吧。
科技馆我们倒是去过几次,主要去的是儿童游乐区,真正有科技含量的地方我们也没有去过。
去这两个场馆比较麻烦的一个是停车,我记得科技馆面前有一个很大的停车场,但是一直不对外开放,整的科技馆周围的路面上全部是停放的车辆。
另一件麻烦的事就是需要预约,即使预约有的时候还不能预约到合适的时间。
可能因为科技馆那些适合儿童娱乐的场所都是免费的吧,又是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的地方,所以很抢手。
3
这么一看,从我们市的市政府大楼到五洲湖公园,再往前市文化中心,大剧院,博物馆,科技馆,这么一条线连起来,简直就是一场盛大的文化盛宴。
所以这周围的房子建设的密密麻麻,建设的楼房都高耸入云。即使这个样子,楼盘销售依然很好,我们单位好几位同事就居住在这周围。
我想起一句话,有的人生在罗马,有的人千辛万苦才能到达罗马。这些居住在周围的居民,相对其他人来说,可能就算是生在罗马的那一类吧。
可惜的是生在罗马却玩不转罗马。想在这周围混的是风生水起,是需要有雄厚的经济能力做后盾的。
比如说你参加一个兴趣班,一年几千元的费用算是比较低的;你想去看到大剧院里面观看一场舞台剧、音乐剧或者话剧,没有几百元到上千元的票价,你是进不了门的。
我们生活的城市不乏好多有钱人,他们觉得付出这些金钱,让孩子们能有一个不同的体验,他们会觉得值,所以他们愿意去付出。
其实我们也愿意去付出,我也觉得很值,但是我们没有那个能力。
如果去看一场话剧或者是舞台剧,能带着孩子去看,我们还想带着老人去看,带这个带那个,看一场剧加起来花费的费用,一次就够我们一个月工资了。
4
所以呀总结起来,金钱确实是个好东西,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有好多事情确实万万不能的。
我们也想送给孩子一个精神盛宴,我们也想带老人去体验不一样的人生观感,但是有的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喽,还是要努力的向钱看。我可以有钱不用,但是不至于用钱的时候却拿不出来。
就像钱学森老前辈在研究两弹一星的时候曾经说过,“手里没有剑和有剑不用,不是一回事。”
努力吧,为玩转罗马而努力,既然来了这里,就要在这儿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