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路与脚步诗情画意的太姬

第149章仪式感

新年的第一个仪式感,从单位聚餐跨年开始。

我们的聚餐,是老惯例,每年元旦前一天晚上,单位组织聚餐,一方面辞旧迎新,另一方面餐后让大家继续加班工作。说白了,我们的聚餐,其实就是工作餐。

每年的12月31日,是会计年度的最后一天,是财政一年账务结算的日子,是我们这些卡拉米们需要加班熬夜等数据,为年度决算划上一个圆满句号的日子,所以,每年的这一天,单位里下班后大部分人都要坚守岗位,只有一小部分没有工作任务的人员可以正常下班。

当然了,有时候为了过节气氛到位,没有业务的人员也要留下吃一顿告别旧年度的饭,看一眼同事们旧年度的模样再回家。

我已经连续五年了,每年的这一天,需要值守。前几年的这一天,我需要等到半夜十二点最终决算数据出来的那一刻才能回家,基本上是倒数第二批回家的人。今年因为调整岗位,我们没有多少任务,回到家的时候才十点多。

2

所以这几年的聚餐我一直都参加。

聚餐从单位业务兴旺时,餐厅楼上楼下坐满人,到今年楼下餐厅还空着两个桌子;参加人员由我们单位所有人员加上乡镇财政所人员变成我们单位的部分人员,无处不显示着cz的萧条。

即便是这样,单位聚餐时被几个小年轻也烘托出了足够的跨年气氛。同样的饭菜,同一个地方,他们吃起饭来,时而举杯庆祝,时而欢声笑语。

其他年龄相对偏大的同事们,更倾向于闷头干饭,积攒体力,为饭后的加班做准备。

新来的领导大人挨个桌敬酒,一席话把大家说的很开心,只不过最后说了一句大实话,他说“大家好好吃饭,过一个快乐的元旦,然后在单位继续加班。”

不管快乐还是不快乐,每年总要这样过。苦也一天,累也一天,何不选择快乐的度过这一天呢?

3

元旦是新年度的开始,今年假期只有一天的时间,我们不好选择在自己家里过元旦还是父母家里过元旦。虽然老家并不重视“元旦”这个节日,更注重的是“春节”的这一天。

那就只好约饭吧,把双方的父母还有能喊到的近亲的家人在一起,到饭店里面也聚餐吧。

包厢里面坐了满满的一大桌人。父母辈的可以躲个清闲,不用在家里面做饭,又能品尝饭店大厨的手艺。

我们这帮人注重的是仪式感,是能跟父母孩子团聚在一起度过元旦的这一天,这就是居住地都在一个地方的好处吧。

孩子们一是想吃点好吃的、平时吃不到的食物,二是聚在一起打打闹闹,能够快乐的玩耍。

老中青三代人在一起吃饭,拉不出什么氛围感,毕竟生活年代不同,共同语言很少。

没有长辈对晚辈的谆谆教导,大家致力于对美食的评价和品尝。

4

席间看着孩子们一个个渐渐长大,老公开始有意的教导他们餐桌礼仪。

他开始向孩子们讲如何尊客,讲每个座位由哪些人来坐,每个座位代表的不同含义,还有倒酒倒水的时候一些注意事项。

都是半大小子了,几个孩子很认真的听着老公的讲解。除了我家小老二时而打岔以外,其他哥哥姐姐们听的都很认真。

毕竟这是他们马上就要面临的事情了,能有人这样教导他们,他们应该感到很幸运。

新年嘛,我们都只提好的事情,不好的事情,让人灰心的事情都暂时把他们忘记。

一顿饭吃的皆大欢喜。选的饭店也合适,味道好,价格也很实惠。跟大市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毕竟饭店里面不论是包厢还是大厅座位还空着那么多呢。

5

新年的第一天,大部分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午休后我开始了为完成自己的小目标独立奋斗的过程。

新年的第一天,我要认真的执行我的计划,完成每一个小目标。

“不积跬步无以行千里”,路在自己脚下,学习生活总有一样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