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路与脚步诗情画意的太姬

第142章可以对老人宽容些

今天听到一位同事聊她朋友的父亲,70岁左右的年纪,突然有一天身体不太好了,进了医院的急诊室,进入急诊室之后,马上又转入重症监护室。

原因是因为咳嗽引发肺部感染,加上身体本身有高血压和其他的并发症,如今在重症监护室已经住了20天的时间了,因为医疗资源紧张,马上又要被转入另一个医院。

同事的朋友从一开始的紧张不安到慢慢的接受这个过程,现在已经是家里有一人在重症监护室外面等候,其他人该干啥干啥,这件事情已经不太影响家人的生活了。

听到这儿的时候,我又想起另一位同事的父亲,也是70岁左右的年纪。同事的父亲是脑部中风,只有大脑有意识,躺在床上全身不能动弹,基本上就是一个植物人的状态。

他躺在床上坚持了两年多的时间,共有五个儿女,两个儿子,三个女儿,期间只有其中的两个女儿轮番到医院里陪护自己的父亲,其他的孩子很少能见到影子。

最后两个女儿也坚持不下去,请了医院的陪护,在医院里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又转到一个护理院里面。

这期间老人的生活其实没有啥质量可以谈了,最多是陪护人员的态度好不好,每天喂的各种流食质量怎么样,还有就是用的纸尿裤是什么牌子的。

就这些东西,何谈生命的质量,何谈生存的尊严。

还有周围好多的同事或者是朋友、家人之间的各种各样的遭遇,我突然觉得其实人老了,我们没有必要对他们太苛刻,该宽容的就要宽容一些。

2

从这些活生生的例子上就可以看出人的老、病和意外,你不知道哪一天哪一个会突然到来。

在这一天到来之前该享受的人生,只要不是太过分的要求,我觉得还是应该需要他们去享受的。

喜欢吃的东西,那就满足他的味蕾;喜欢抽烟,只要不是抽太多,该让他们抽烟的就抽烟;喜欢喝酒的人,只要不是喝的太多,那每天就让他们喝两杯,也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那些嘴碎爱说话的人就让他们说吧,说不定哪一天突然说着说着这个人就不存在了。

那些爱生气,爱发脾气的人,让他们生气吧,发脾气吧,只要他们把脾气发泄出来,对自己的情绪没有多大的影响,想说啥就说啥吧。

3

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对老人有点苛刻了?嫌他们不爱运动,嫌他们刷手机,嫌他们嘴碎多管闲事,嫌他们操心这个,操心那个。

我们嫌弃的恰恰都是他们的爱心,嫌弃的都是他们对子女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还有对自己稍稍的放纵。

其实他们主要的生活轨迹没有发生改变,主要的作息规律也没有多大的变化,只要这个人是个好人,他的基础部分还是好的,我们就没有必要去在乎那些细枝末节。

看着大街上那些踽踽独行的人,他们的家里面是否也有需要他们关爱同时也关爱他们的子女?他们自己是否也有自己的需求没被满足?

当我们对自己各种各种放纵,各种宽容的时候,我们是否也想到了老人们,是否也该对他们宽容一些?是否能包容他们的一些小脾气,还有一些不好的习惯?

4

以后不要再想着试图去改变哪位老人的哪个习惯,坚持了一生的事情,哪能在子女随便几句话之后就会做出改变呢?

以后对他们再宽容一些,再包容一些。如果有可能的话就提供给他们一些更好的生活条件。

当看多了周围人的喜怒哀乐,再反思自己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做的其实一点也不好。

怪不得我那位学心理学的朋友,那个时候她说“所有的错误都在我自己,我家里的人都是好人,我周围的这些人都是正确的。”

不再计较是否偏颇,也不再想着让别人做出改变,还是从自我改变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