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学医
这几天迷上了看医学类的书,当然这个医学主要是指中医。关于西医的一些书我看的并不多,从心里面也不喜欢,还是咱老祖宗的中医更讨人喜爱一些。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素质的变化,现在我越来越觉得,家族里面或者是朋友里面有一个人是医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可能身体里的一些小毛病,在我们看起来觉得是大事情,对于医生来说真的就是一件毛毛雨般的事情。
但是这种毛毛雨一样的事情,如果你要是到医院里面,那么挂号,做各种检查,医生再给抓药,还有后续的各种医嘱等等,于我们来说就变成了一件大事情。
我不喜欢往医院里跑,每次去医院各种排队,各种检查数不胜数,但是偏偏有一些身体上的问题又必须到医院里面去。
如果有一个靠谱的医生家人或者是朋友,或许我们会省掉好多的麻烦,却又能得到最准确的结果,这可能是所有不是医生的人都有的想法吧。
2
我之所以喜欢看中医方面的书籍,一方面想着通过看书自己能多少了解一些医学类的知识。另一方面,如果身体有点小问题,到医院里面对医生所说的话语也能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然而我太高估自己了。我以为我可以做到,其实我做不到,我以为我可以懂一点点医学知识,其实我懂的连个皮毛都没有。
越是看这方面的书籍,越是觉得咱们中医的博大精深。现在我一点这方面的心思也没有了,我只是通过看这方面的书籍沾染一点医学的气息而已。
偶尔的能看到书籍里面关于一些强身健体的运动方式,我会模仿他们做一段时间,有效果的继续练,没有效果或者坚持不下去就半途而废。
怪不得在大学里面别的专业可能三四年的时间就能去实践,而医学起码要在学校里面学习5年,还要到医院里面实习几年,有的医生真正拿到执业资格的时候,可能在这方面已经浸染了10多年的时间了。
3
看中医方面的书籍,我才发现医学这玩意儿太考验你的记忆力和判断力了。
单说普通的一味中药,中药的本身有好多种功能,在用量方面多1g少1g,功能又不同,还有和其他中药搭配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还有中药包罗万象,我们生活中的树皮,树叶,昆虫,还有我们生活中好多平时能经常见到的东西,我们弃之于敝帚的一些东西可能都可以入药。
除了药理,还有望闻问切,单说这其中的任何一项都可以有千万种变化,而这千万种变化要从一个人的病灶上找出来,再对症下药,没有个10年8年的功力,真的做不到。
越看这方面的书籍,我越是佩服老祖宗的智慧。大部分这方面的书籍中都有提及《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好像所有的中医理论知识,起源就是这两本书。
我现在能明白为什么中医大部分都是年龄大的看病效果更好,主要是见多识广,经验丰富。还有年轻一些的要有悟性,要真正的对中医感兴趣,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
4
我自己是没法从医了,周围的朋友们从事的行业有好多种,但唯独没有从医的。
我曾经希望下一代孩子们能有喜欢这个行业并从事这个行业的工作,目前来讲不大可能。
首先,已经上高中的老大他没有选择生物这门课程,单这一项就把自己关在了学医的门槛之外。
还有其他几个孩子,不是有小洁癖就是有大洁癖,还有的就是根本就不爱学习,连个高中都很难考上。
这样算起来,家里的娃们别指望他们从事这个行业了,等到我们年龄大的时候,再说吧。
曾经我也拿着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来看,翻看了几页,看过来,看过去,没啥能看懂的东西,也不太想入脑入心,总之好像我本人对这个行业并没有多大的兴趣。
听说家里面有从医这个行业的人,其他家人都不希望下一代能继续从事这个行业。据说因为这个行业太累了,还有白班和夜班等作息颠倒的工作时间。
但是这个行业只要你手艺到家,就不会有失业这个说法,还会因为你的手艺到家,你身边会聚集很多的朋友,姑且不论这些朋友是出于什么目的来和你交往的。
5
想来想去还是继续看我的书吧,让我在自己的书籍里面自己做一个大医生,满足我想救死扶伤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