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我的故事爱吃蒸鲤鱼的虚冥

第41章大学15

我在西安上了两年学工作了两年,4年时间买了三辆自行车。第1辆自行车买的是什么样子的?我已经忘了。第2辆自行车是买的一辆9成新的28大杠。这辆阿巴达杠是军绿色的,有点像以前邮递员骑的那种车子,他一看就特别结实。我骑着他上下学。时间真的是挺赶的,从我住的地方到学校可能得骑15分钟左右。西安的时间和我们时间不一样,他提前了两个小时8:00就要上课了。那会儿我们应该是7:30起床。我所有的作息时间都和x同学保持一致。我们一块儿睡觉一块儿起床。当然没有睡在一张床上,一人一张床。和他在一起很紧张x同学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学习很自律,生活也非常自律。他要求我和他保持作息一致。这样不会影响睡眠。也不会影响他学习。我也觉得挺好的。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我找对象以后也是这样子要求的。我睡觉他就得睡觉。我起床他倒也未必需要起床。为了省钱,我们一日三餐都是自己做的。早上就是小米粥里面放上花生米红枣然后一人一个馒头。我们吃饭是绝对公平。连粥的分量都是一模一样的。馒头好区分一人一个。面食的时候我们吃的也是一人几根绝对不会他多你少。现在想来都觉得不可思议。每人做一个星期的饭。连做饭的时间也是有规定的,必须半个小时内把它做好。我都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我们买了一个蜂窝煤炉子,还买了一个单头燃气灶。西安还是相对比较发达的,因为人口众多,像这些日用品都不是很贵。比北方便宜多了。单头煤气灶加上一个小燃气罐,大概也就是90块钱左右。帮我买炉子也就20块钱左右,然后蜂窝煤是几分钱一块。蜂窝煤的火力不如煤气灶,但是蜂窝煤比较便宜。上课的时候是不烧蜂窝煤的,因为蜂窝煤太慢了。我一般都是把小米粥煮上,然后把馒头留上。连吃带住早饭就花半个小时左右。等到上午上完课然后立刻骑车回家。中午饭一般都是拉条子炒菜。先和面。面也不是那么好活得,先舀上一碗面放在面盆里。然后再舀上适量的水。再放适量的盐。这个适量真是中国的适量,很难精确。全凭感觉。水多了会稀。盐多了面会硬就拉不成形。我也是学习了很久才掌握了这个方法。其实也不算掌握,就是采用笨办法。往面里面加水就是用撒状一点一点撒。直到所有面呈絮状。然后再把这些面絮续往一块揉揉成一个团。揉成团后就方便多了使劲揉揉5分钟左右揉的面团比较光洁面盆上也没有面粉才算柔道劲。那时候面团软硬适中即可。如果水放少了面团就会发硬发硬了怎么办呢?那就还要继续大力的揉他。反反复复揉搓,直到他有一点软为止。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呢,就是让他多醒一会儿。所谓的心就是把它外表涂上一层油。拿保鲜膜盖上静置一会儿。但是那会儿哪舍得用保鲜膜。就是很粗糙的拿食用油把它涂一下,然后再拿一个碗把它扣住。然后就抓紧时间切点葱姜蒜开始炒菜。等油热起锅,把案板上的所有菜都放到锅里后。就开始把面团分成一个一个的小团。然后再把小团一个一个的用手擀开,擀成一根一根的条状。如果粘手的话还是要在案板上涂点油。或是嫌浪费的话,就在面团上再涂一点油,然后再静置一会儿。等菜炒好了,出锅后盛在盘子里。然后往锅里倒入水等它煮开后。就开始把那个条状的面剂子再拉长拉细。一根一根的放到锅中。然后等它煮开再像煮饺子一样点一点凉水反复三次以后基本上就熟了。然后我和x同学一人一碗。盘子中的菜也一人拨一半。这基本就是我们天天重复的午餐。除了菜式不同。基本上天天一样。我们吃的菜,夏天基本上就是些时令菜。冬天可供选择的太少了,基本上就是芹菜土豆。白菜都很少吃,因为西安的冬天说冷也不是太冷,说不冷又还挺冷的白菜也没办法储存。只有青菜土豆和包包菜方便简洁实用。晚上我们基本是吃炒菜馒头。米饭我们都很少吃因为蒸米饭很麻烦。偶尔x同学心情好的时候会做一大锅抓饭。有一年正好轮到他做饭,他和她的男朋友去北京玩儿于是他给我做了一大锅抓饭。足足能吃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