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我的故事爱吃蒸鲤鱼的虚冥

第39章大学13

瓦胡同地处翠华南路西延还是东延,我东西南北是分不清的。他也算是郊区。其实西安除了内城城墙内的是内城大概是13.4个平方城墙外应该都算是外城郊外吧。我们第1个住的地方是长安路旁边的一个八什么村。第2个租住的地方就是隔一条街的翠华南路。西安是一个文化古都也是一个现代大学之城。长安路和翠华路两条街道之间夹杂着一个接一个的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财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历史博物馆。公路交通大学。数不胜数。翠华路这边是鼎鼎有名的大雁塔。我上学的时候但他周边还在修建音乐广场以及整改路面。挖的到处沟壑相交。马湖东村里还有个学校,据说是非常有名的一个武术冠军开的学校。这里的村民们随便一个都会唱秦腔写两笔毛笔字。我们租住的这个房东好像没有什么正经工作。就是在家里收租。他们的院子就是那种四合院带门楼。盖了有三层。我们租的是3楼的一个小房间。租户有很多有像我们这样的学生还有民工。男女老少都有。每一层都有一个公用的水池卫生间在1楼。1楼是房东自住2楼和3楼是租给用户。他们的房子好像是建在山洼里一层非常凉快而2层3层就很热了。房东家的后院种了两棵梧桐树。每当春天的时候,就会有大朵大朵的梧桐花开。我经常会爬到楼顶往远眺望。周围都还没有开发,都是参差不齐的自建楼。但我知道那是10年后很有名的曲江流觞处。天渐渐热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就是知了的叫声。三四点就会知了知了的叫。也能听见环卫工人扫地的唰唰声。作为一个北方人还是不习惯在西安待。西安三四月份的时候太潮了,褥子都能拧出水,不拿出去晒的话经常发霉。五六月就更不用说了,天天感觉衣服都黏哇哇的粘在身上。冬天的时候虽然说整体温度没有北方低,但是租屋里没有暖气好多学校宿舍里也没有暖气。幸亏教学楼里是有暖气的。所以我们除了吃饭睡觉待在房子里,其他时间都是待在学校里。冬天的夜里非常寒冷。不得已,我们又买了一个炉子,加起了蜂窝煤取暖。害怕煤气中毒,房门也不敢关的太紧窗户总是要留一条缝的。长长的烟囱也要加起来。尽可能延长铁皮桶的长度,这样可以把热量留在房子里。穿过门上的玻璃还要在烟囱上吊一个小桶,接他留下的烟油。不然落在身上也洗不干净。冬天是穿不了睡衣睡觉的,我都是穿着毛衣毛裤甚至脚上穿着袜子。就是这样,我还是手上也长冻疮,脚上也长冻疮了。唉,除了我小时候长过冻疮都多年没长过了,没想到来到西安又开始长了。寒冷也是有好处的。可以一次性切一个星期的菜放在大塑料袋里也不会发霉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