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我的故事爱吃蒸鲤鱼的虚冥

第6章记忆中的美味。

写着写着又突然涌起零星的记忆。写到小形象,少数民族突然又想起了一连的那个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大叔。他和我后来认知的维吾尔族人形象一点也不一样。个头不高,和他媳妇一样高。很憔悴的样子。他们家的小姑娘和我是好朋友。我记忆深刻的是他拿给我吃的馕。那时候我还不知道那就叫馕,我只以为那是饼干。很神奇的是它不会坏。小姑娘总是从口袋里掏出一些渣渣和我分享。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印象深刻因为馕也没有多好吃啊他总不会比肉好吃吧。我为什么一直记得呢?小时候还印象深刻的除了麦乳精。还有就是隔壁夏阿姨家的藕粉。夏阿姨的老公是一个煤矿工人。长得高高大大非常帅。可是大家都说她老公有精神病。夏阿姨有两个女儿。她老公常年不在家。夏阿姨和他的妈妈带着他们两个女儿。其中有一个女儿还很小。夏阿姨的妈妈经常给这个小朋友喂一种叫藕粉的食物。调成米糊状。一勺一勺的喂给他吃。我就目不转睛的看着。他妈妈有时候也会给我喂一勺。我觉得是无上的美味。当时交通不便利,藕粉也算是奢侈品。从来没有见过。等我长大了我经常买藕粉但是什么味道也没有吃出来。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觉得他是美味。也许是少吧。我妈妈说我就是个馋猫。那些稀罕的吃不着的东西也就罢了。糊糊也稀罕吃。每当我左边的邻居家烧糊糊的时候。拿锅铲一敲锅边,我听着声音抱着我的碗哒哒哒的就跑去了。那时候家与家之间也没有院墙。厨房就是在外边随便搭个炉子吃什么大家都一目了然。糊糊也就罢了,吃别的东西我妈断然是不允许我去别人家吃的。等我大一点,我能到处溜达的时候。我胆敢在同学家留饭。我妈就能一顿胖揍。有一次我在同学家玩。同学的妈妈盛情邀请我吃饭。我记得是烧茄子挺好吃的。我夸奖他的妈妈烧的像肉一样。回去当然收获了一顿毒打。大概都是别人家的饭香吧!又或许是爱而不得。如果真让我一次性吃半块馕或一碗藕粉,也许我到现在也不会念念不忘了。再接下来的美味就是兔肉了。我的父亲养了很多兔子。有一年冬天由于兔子繁殖的太快到处都打得洞危害到了房屋。所以一下全杀光了。大约有三四十支。隔三差五的打牙祭。我姐姐做红烧兔肉是一绝。一点也不腥臭,非常香。也或许是那个年代太穷了,很少吃肉,所以觉得特别香。现在基本上很少能吃上兔肉了。记忆中能称得上美食的好像就是这些。还有隔壁邻居做的蒸面我看着好眼馋但从来没吃过看着很好吃的样子。等到了可以随便吃的时候哦,原来是这样子没有想象中美味。上小学的时候,南北交通还不是那么的便利。我记得有一次林家铺子进了一批香蕉。当时林家铺子就是时髦的代表。老板是上海人,经常能从上海寄一些日用品。店里也是黑乎乎的有一个笨重的柜台。货架上摆着许多针头线脑。还有上海来的舶来品。南方的水果基本上没有见过更不要说吃过了。当时听到有香蕉铺子跟前排起了一条长龙。这可能是继吃大锅饭排队之后的另一件稀罕事了。买到后其实香蕉皮早已经黑了。根本不是黄灿灿的。团场里盛产的水果就是西瓜,甜瓜,苹果。每年盛夏的时候就是大量西瓜下来的时候。下野地的西瓜赫赫有名。尤其是炮弹瓜,一个都一二十公斤。绿皮黑色的纹路。一刀下去鲜红的瓜瓤。一股清甜的瓜香。沙瓤西瓜非常甜。我每天中午回到家第1件事情就是吃半拉西瓜就馒头。下野地的甜瓜也非常好吃,甜的跟蜜一样。金黄色的皮龟裂的纹。一切开,吃到嘴里甜到心里。等到我哥哥去石油厂上班的时候。他每年拿回来的年货就丰富了起来,有很多海鲜。其中鱿鱼和海参印象深刻。我妈妈都会等到年夜饭的时候用鸡汤煨海参,或花刀鱿鱼卷,其余就要留着哥哥回来一块吃,那时候交通不便利,哥哥很少回,家里又没有冰箱往往海参鱿鱼都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