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宫规森严,谁再造谣传谣,宫正司严刑伺候!”
议论之声暂时偃旗息鼓。
苏晚晚却听到了那几个字——“天子有丧”。
她顿时闷得透不过气。
陆行简已经有好几天没露面。
她这个皇后都不知道他的行踪。
他不会有事的。
苏晚晚端过茶杯掩面,悄悄缓解内心的焦虑。
马姬肚子里的孩子才一个来月,距离生出来还有八九个月。
苏晚晚只是下了一道口谕。
“下令各宫掌事,约束宫人,不得妄议,违令者交付宫正司受罚!”
然而。
“金星昼见”的天象,一共持续了三天。
宫内宫外气氛日益紧张。
苏晚晚依旧正常出入处理宫务,丝毫不以为意。
她的淡定,确实大大安抚了宫内人心。
至于宫外的朝臣,如今都在应付司礼监柳溍的暴政,对于皇帝和星象倒是没有大作文章。
主要是最近宁夏边储巡查又出了事。
吏科给事中安奎御史张彧上了道奏折。
因为宁夏粮草边储之事,参奏庆阳府同知赵楫并宁夏等卫指挥千百户等一百三十余员请治罪。
不仅要求逮问亏耗之数,还要求必须加倍赔偿,已经过世的官员,责其家属完成赔偿。
奏折又提到一句,弹劾户部尚书顾佐等受国重托尸位素餐,徇情枉法。
赔偿也就罢了。
加倍赔偿,立即点燃了文武百官的怒火。
朝野上下,全都围着这事紧绷起来。
谁家做官没拿过回扣,吃几把利益?
即便有那么几人真正做到两袖清风,亲戚难道也都那么干净?
一旦加倍赔偿,岂不是要把家底亏进去?
谁能放任朝廷开这个头。
就连苏晚晚的继母杨氏也被惊动了,进宫找苏晚晚求情。
“妾身也不是为自己。我娘家哥哥曾任陕西巡抚,抚治宁夏。那里有多穷他再清楚不过。”
“如果要加倍赔偿,只怕会引发众怒,还是要谨慎以待。”
苏晚晚敏锐地嗅到这其中的危险。
大梁王朝官员的俸禄,其实不算高。
如果要加倍赔偿,只怕很多家庭要倾家荡产,引发动乱。
在这个时局紧绷的时候,实在不宜再刺激众人的神经了。
她痛快地应承下这事:“本宫会向皇上劝谏一二。”
杨氏松了口气,脸上浮现几分媚笑:“你父亲还拦着我不让来,还好没听他的。”
苏晚晚自然地接过话头:“父亲最近身体如何?”
杨氏无可奈何地摇头:
“还能如何?天天窝在书房也不出门,教那个小庶子读书识字,连成思的读书都不管。”“若不是娘娘帮衬,让成思进了国子监读书,成思的学业还不知道要落下多少。”
苏晚晚蹙眉。
听得出来,杨氏很不待见那个“小庶子”。
“我这里备了些衣裳吃食,母亲回家的时候带上些,也算是份心意。”
鹤影把东西拿出来,特意拆开一个包袱。
里面都是两三岁小孩子穿的衣服,从内衣到外套鞋子袜子,都备得齐全。
苏晚晚倒是坦荡大方:“本宫也想有自己的骨肉,让人做了一些孩子衣服,现在倒用不上。”
“不如母亲拿回去给弟弟穿。”
杨氏看了看,衣服上并没有繁复的刺绣,材质倒都是上乘的淞江三梭布。
拿出去卖也是价值不菲。
杨氏心情微沉,勉强笑了笑:“娘娘有心了。”
没想到,皇后娘娘对她那个只有一面之缘的庶弟这么看重。
鹤影打开另一个包袱,里面有给苏南、苏成思还有给杨氏做的衣服。
杨氏脸色这才好转,用过午饭离开。
苏晚晚思忖再三,还是在晓园召见了柳溍。
柳溍也不得不来。
毕竟皇上离京的消息,瞒得死死的。
他若长期不去晓园,倒容易让人生疑。
苏晚晚的话说得很委婉:
“柳大伴,宁夏粮草案的加倍赔偿,可有商量余地?”
如果陆行简在,她跟陆行简私下说就行了。
现在直接面对这个人称“站皇帝”的大太监,她还是没把握。
柳溍来之前,已经听说苏家主母今日进宫面见皇后娘娘。
他心中闪过一抹冷意。
苏家还是不装了,要插手正事了么?
如今朝廷缺钱,加倍赔偿正是搜刮达官富户,充盈国库的大好时机,岂能就此放弃?
他不卑不亢地说:“回皇后娘娘,此事还有待皇上御批,奴婢也只能等皇命回复。”
“至于皇后娘娘的意思,奴婢可代为转达。”
苏晚晚顿了顿。
听懂了他话里的讽刺意味。
她是皇后,不仅见不到皇帝,还要他这个大太监传话。
苏晚晚没有计较什么,客客气气地说:
“有劳柳大伴,本宫是女流之辈,见识浅薄,有行事不周的地方,还望柳大伴多指点。”
柳溍对她的识趣很满意,态度恭敬:“奴婢不敢。”
没过几天,主张加倍赔偿的两名官员被关进锦衣卫诏狱。
朝野上下气氛俱是一松。
众人皆是暗骂柳溍随心所欲,操控朝政,却也不得不向众怒低头。
谁不知道,上奏折主张加倍赔偿的那两个官员,是投靠了柳溍的亲信?
柳溍气得脸色铁青。
无论他怎么做,这个骂名反正是担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