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小可爱们会走路的水母

第186章 血雉

血雉:高山隐士的神秘面纱

血雉(学名:ithaginis cruentus),别名血鸡、松花鸡、太白鸡、绿鸡、柳鸡等,属于鸡形目雉科血雉属的鸟类。这种珍稀的鸟类以其独特的外观和生活习性,成为了高山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详细介绍血雉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分布范围、保护现状以及文化意义。

外形特征

血雉是一种中小型雉类,雄鸟体长376-492毫米,体重450-800克;雌鸟体长360-440毫米,体重410-750克。雄鸟和雌鸟的羽色有明显区别。雄鸟头部灰色,额、眼先、眉纹、颊和耳羽黑褐色,眼周橘红色,头后具灰色丝状冠羽。上体灰色,带细长的羽干纹,羽干纹为白色,带有纤细的黑边。尾羽基部灰色,端部渐白,杂有绯红色羽丝。下体颜色类似上体而略淡,胸胁部羽干纹渐变为明黄色或杂有少量血红纵纹,尾下覆羽带艳丽的绯红色丝状外缘。虹膜深褐色,眼周和脚为橘红至朱红色。雌鸟通体暗褐色,略带不明显的虫囊斑,冠羽较小呈灰色,头部泛棕黄,啄和蜡膜黑色,脚橘红色,不带距。

生活习性

血雉一般栖息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针叶林、混交林和杜鹃灌丛间,最高可达4500米,靠近雪线的地方。它们有较为明显的垂直迁移行为,冬季迁到较低的山地。血雉喜欢结群活动,常结成几只至几十只的群体。在四川平武的王朗自然保护区,还常见到血雉同蓝马鸡一起混群活动。它们通常天刚蒙蒙亮就开始活动,一直到黄昏以后才飞到松、杉等的较低的树枝上栖息,中午则在岩石下或树荫处进行短暂的休息。

血雉的食性多样,冬春季主要以乔木的嫩叶、芽苞和花絮为食,夏秋季则啄食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嫩枝叶、果实和种子,也吃苔藓、地衣和昆虫。

分布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