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讨生活
楚问荆说完话便离开了屋子,灶台旁还有少量的野菜和大米,将它们一起放入一口大锅中熬上个一炷香时间,一锅稀饭便做成了。先给爹爹端了一碗,出了屋子来到灶台边将书生的头用一件破衣服枕起,而后楚问荆一点一点喂他稀饭。
这么久了,头一次吃上滚烫的东西,孟白苏剧烈的咳嗽了一声,待适应过后,却觉得这样一碗稀饭真的是人间美味。
几口稀饭下肚,孟白苏的状态又恢复了几分,终于他艰难的睁开了眼。
“谢谢!”看见眼前的瘦弱小女孩,孟白苏由衷的感谢。
楚问荆忽而扬起笑容,书生终于醒了,也不枉自己千辛万苦的将他救下,她开心的摇摇头,表示不需要感谢。
“我叫孟白苏!”孟白苏介绍了自己。
楚问荆整理整理了自己的破旧衣服,郑重其事的回道“我叫楚问荆!”
孟白苏趁着还有力气,问道“这里是哪里?”
“这里是北唐西境离得中皇山不远处的一座小山村!”楚问荆回道。
孟白苏愕然,北唐,没想到自己这一传送居然直接到了北唐,而且还是北唐的西境。
回想起西蜀之事,真是心如刀割,悲痛至极,他知道是谁要杀自己,是西蜀的皇帝陛下,但杀自己也就罢了,为何要牵连上白芷?
好在有神秘人出现救走了白芷,否则失去亲人之痛,怎能承受的了。
不过,那什么从未听说过的昆仑仙宫怕也不是什么善茬,那神秘人带走了妹妹,也不知她在那里是否会受苦,还有爹娘,也不知现在如何了。
还有仍在西蜀的半夏,皇帝也不知会不会对池家动手,还有远在西蜀边疆的小公主和孙梨枝,也不知她们现在都怎样了?若西蜀的故人听到自己死亡的噩耗,他们会作何感想?
孟白苏咬了咬牙,脸上露出坚定之色,还不能回去,现在回去西蜀没有任何意义,反而可能牵连那些和自己有关的人。
而现在自己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快些养好伤,然后打探那昆仑仙宫的消息,进而打探到妹妹和爹娘的消息。
好在空间戒指还在!孟白苏心下安定,空间戒指中还有不少的灵丹妙药,即便现在重伤,多吃些丹药也就恢复了。
而之前那么重的伤,自己又昏迷在雪地里却并未死亡的原因,他也大致猜到,就是那苦涩的果子,那果子下肚后,便感觉自己的心脏如蚂蚁啃食一般既奇痒无比又疼痛难忍,但过程结束后,自己的身体特别是心脏部位便是好了许多。
命不该绝!孟白苏心中想到,既然如此,那就该好好活着,于是他颤抖的伸出手将楚问荆手中的碗一把夺过,大口喝了起来。
一个时辰之后,孟白苏已经可以站立简单行走,但空间戒指他现在还无法打开,他的神识未恢复根本无法侵入空间戒指的内部空间从而取出里面的东西。
既然寄宿在别人家,还得拜访下此间的主人,故而他让楚问荆领着进了屋子。
“还得叨唠几日,我会自行解决吃饭问题,无需你们操劳!”孟白苏抱拳,恭敬说道。
楚行夜看见了孟白苏,经验告诉他,这是个值得信任的正人君子,他心中哀叹,自己这身体估计已经病入膏肓,断然无恢复的可能,而如此若能将女儿托付给眼前之人,倒也是死而无憾。
所以,当下他的态度便是极好,点了点头,他说道“公子无需多言,这里你想住多久便住多久!”
孟白苏再次抱拳感谢,而后带着楚问荆出了屋子。
“我们这里常年大雪封山,讨生活极为不易,我连我自己和爹爹都养不活,更加养不活你,所以你可得做好心里准备。话说你看起来像是一位书生,你可识的字?”来到灶台边,楚问荆说道。
孟白苏点了点头,道“字当然识的,难道这能赚钱?”
楚问荆重重的点了个头,说道“当然!能识字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我们村也曾从外地请了位教书先生,但因为付不起太多学费,加上我们村实在太过偏僻,所以那位教书先生没有教几天就走了。”
孟白苏心想,他倒是无所谓,现在身体未恢复,反正也要待在这里,能教书育人自然是极好的,而且楚问荆毕竟救了自己的命,从她的眼神中,能看出她也渴望能读书识字,故而为报救命之恩,自己也会先留在这里一长段时间。
想至此处,孟白苏说道“我的身体基本无恙,若无其它准备,我今日便可开始教书!”
楚问荆大喜,她跑出了小院,一路大喊。
“我们喜树村有新的教书先生了!我们喜树村有新的教书先生了!”
喜树村不大,故而楚问荆请来了教书先生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村庄。
村庄专门设了一座学堂,学堂盖得比所有村名家的屋子都要高大,这也看的出村子里对读书识字的渴望和重视。
喜树村共有六十户村民,每一家都有一个小孩,年龄从三岁至十五六岁不等,才刚听到教书先生来了他们喜树村的消息,所有人便带着自家的小孩来到了学堂里。
为首的是一位拄着拐杖的白胡子老头,他是喜树村的村长,姓楚名大戟,据说也是唯一一个翻越大山,真正去往过外面大城市的人。
“感谢先生不辞辛苦,愿意来我们喜树村教书!”楚大戟恭敬说道。
孟白苏也恭敬回礼道“无需多谢,倒是感谢村子能收留我这落魄之人!”
都互相客气了一番,孟白苏坐于先生位,而六十位学生则坐在小凳上睁大眼睛,认真看着,认真听着,生怕漏掉了任何东西。
从未见过如此听话,如此认真听讲的学生,孟白苏心中想到,就连一个文字该如何书写,它又有什么含义这等枯燥东西,底下的学生们依然听得津津有味,因此,他真的心下有些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