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绣球误
孟白苏走了,少女怔了片刻,心想,自己在世人面前表现的如此恶毒,方才为何没有大喊一声将禁军招来,然后让那男子生不如死,难道是良心发现?少女无奈摇头,将小宝箱盖好,小心翼翼的藏在了床底下。孟白苏离了皇宫,衣袖里鼓鼓的是十锭金子,他是男人,自有尊严,但尊严不能当饭吃,更不能治病,妹妹有病,病不重,但老家穷,不重的病常年累月也就成了重病,不重的病因为穷也可能要了性命,所以他来了都城。
他本想求一份差事,再向丞相借个百两银子,然后慢慢还清自己的债务,但前不久听到禁军的话,却打消了这可笑的念头。
妹妹的病拖不得,没钱看病,他也不知妹妹的病到底到了何种程度,但凡事要做最坏打算,所以他不敢再拖延,所以他冒着杀头的危险,硬是从小公主那抢了十锭金子,但好在,小公主不知因何故并未追究自己,若是十锭金子救了妹妹的命,那就是真的欠了小公主一条命。
孟白苏已经走在了皇宫外的大街上,他方才听路人闲语,倒知道了因这条大街是都城里芙蓉花开的最盛之地,因此被称为芙蓉街,但他的目的地不是这里,因为这里太过繁华。
他的目的地在芙蓉街的尽头,那里有一条羊肠小道,名为木莲街,街的两侧大多是一些破败房屋,里面住的都是一些穷苦百姓,亦或是从外地来谋求发展,想要一飞冲天的穷酸秀才。
“老人家,这是五锭金子,还望收好。”
孟白苏走了半个时辰,到了木莲街,他看中了一座破败大院,将金子交于一位老者,然后恭敬说道。
老者从怀中掏出一张房契交到孟白苏手中,然后说道“大院破败,不是久留之地,年轻人,还应早日考取功名,风光离开此地才是!”
孟白苏抱拳,恭敬说道“感谢老人家的关心。”
老者点头,然后离开。
孟白苏转身面向破败大院的木门,然后轻轻推开。
飞尘四起,入眼处是沾满了灰尘的屋檐,房梁,墙壁,待灰尘轻些,孟白苏便进了大院,然后关上了大院木门。
在都城,这样的大院不大,但在老家,这样的大院却唯独那些土财主才能享受的起,所以孟白苏十分满意,围着大院走了一圈,大院有一处客厅,三间卧房,一处厨房,于是,他开始打扫。
穷苦人家没什么讲究,将四处的灰尘,蛛网清理一遍也就是了,所以孟白苏花了一炷香的时间便已清理完毕。
然后,他出门,将木门关上,又好好看了一眼,越看越觉得满意,这是他和妹妹在都城里的家,可不是那丞相府比的了的。
有了家,自然要接妹妹回家,于是孟白苏满面春光去往了丞相府。
不知为何,方才的芙蓉街没有多少热闹,但现在却突然间热闹无比,甚至于已经到了人挤人的地步,以至于孟白苏不得不穿过一个个人群夹缝,才可艰难前行。
为何会今个芙蓉街会如此多人?那是因为西蜀国第一大家池家的大小姐在抛绣球招亲。
池家大小姐池半夏,不是一安分的主,没有一点世家小姐的气质,整天就知道惹祸,今年她十八岁,在西蜀国,这个年龄早应该成了一位慈母,好好在家相夫教子。
池半夏的父亲早早便想为女儿谋一门婚事,省的她在外面野,但她却不答应,这不,父亲女儿终于闹翻,池半夏于是发下狠话,今个在凤仙楼上抛绣球,扔到谁,就嫁给谁,即便是八十岁的老头都无所谓。
凤仙楼是都城第一酒楼,坐落于芙蓉街最繁华处,所以,凤仙楼此刻早已被围的水泄不通。
此时凤仙楼二楼,一少女手拿绣球,心中悲愤,脸上也没个好脸色,看着街上一群的癞蛤蟆流着口水,她就有些反胃,想到以后自己有可能要和街上某一只癞蛤蟆共度余生,她险些要吐出来。
但她是个倔脾气,和父亲闹翻,若是今个不扔绣球,面子要往哪搁?所以,虽是手心满是汗水,她也咬咬牙,举起绣球准备扔出去,只盼望能扔个讨人喜欢的俊秀后生。
孟白苏此刻到了凤仙楼下,他很郁闷,他只是想去丞相府接自己的妹妹回家而已,哪曾想到,自己已经寸步难行。
他知道凤仙楼上有什么,这么多人,随意听几句便知真相,有人在抛绣球招亲,孟白苏嗤之以鼻,感情这回事,如此的庄重,楼上那少女,如此轻佻,找一个彼此陪伴过一生的人,难道就靠一个绣球决定?
孟白苏无奈,他只盼望楼上的少女快些将绣球抛出,好给自己让一条路,时间如此宝贵,怎可浪费在这等轻浮无聊之事上。
凤仙楼上,池半夏的绣球举过头顶已经好一会,她不想扔,她讨厌流着口水,色眯眯的盯着自己身体看的癞蛤蟆,就算要嫁,好歹也得是只青蛙吧。
于是,她真看见了一只青蛙,那是一个白衣书生,所有人都在流着口水看着自己,他却露出不耐烦,想要快些离开的表情。
想要走,偏不让你走,很少人知道,池半夏不是普通人,她是阐幽初境的修行者,于是她将绣球扔下,很精准的砸在了孟白苏的怀里。
怀里突然间多了一个绣球,孟白苏只是怔了一下,然后他很平静的拿起绣球,朝着凤仙楼上扔去。
孟白苏是普通人,但是个男人,该有的力气和准心还是有的,于是绣球落在了池半夏的怀里。
池半夏是个倔脾气,看着怀里的绣球,她将其拿起,然后再一次狠狠的扔了下去。
孟白苏是一个讲道理的人,无缘无故多了个妻子,真是难以接受,于是他将绣球再次扔了回去。
池半夏脾气很倔,于是她将怀中的绣球再一次扔了下去。
孟白苏非常讲道理,于是他将绣球再一次扔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