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莲心155

听见这话,弘历心中的怒火腾的一下升起来,可到底登基了这么多年,和前朝那些老狐狸斗智斗勇,后宫这些女人的手段一眼就能看穿。

所以内心怒火翻腾,弘历面上还能笑的出来,“你说的是谁?想给谁恩典?”

谁?

还不是他生母李金桂?

只有他的生母,才能让如懿大张旗鼓的说出来。

可这么些年,难道只有如懿知道当今太后不是他的生母?

为什么其她嫔妃没有提过?

为什么偏偏只有如懿在他跟前提起?

连富察琅嬅这个皇后也不敢戳自己的痛处,如懿怎么敢的?

如懿从凳子上起身,跪在地上,柔情似水的望着弘历,“皇上,臣妾知道您心里的苦楚,知道那无名无姓的陵墓里埋的是谁,也知道先帝碍于自己的脸面,没有追封过她,也清楚皇上这么多年日夜辛劳,可碍于太后和朝臣,不得不按下这事……但皇上,您登基了这么多年,也该想想您的亲生母亲了,难道真的要让她无名无位的躺在那座小坟堆里头?”

如懿说的是情真意切,可弘历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

被先帝养在圆明园的时候,他能时常想起生母。

被接回宫里后,他能想起生母。

后来被先帝指给太后,成了她的养子,弘历有时会想起那个女人。

到后来,刚登基的时候,面对复杂的朝局,面对咄咄逼人的太后,弘历也会有追封生母的念头。

可这么多年为什么没有做?

为什么没有人敢在他面前提起这个禁忌,就连弘历自己也不会去提?

因为弘历害怕!

他从来都没有见过自己的生母,后来挣扎求活,勾心斗角,日夜辛劳的日子太艰难,弘历早就已经过了找额娘的时候了。

如今再提起来,于后宫的局势都不利,更重要的是太后已经被激怒,要是再贸然提起,弘历很难保证前朝不受影响。

稳定是弘历必须要做的事,他做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这个目标。

追封生母,给那个女人一个名位,不过是心理安慰罢了,对稳定局势没有任何帮助,所以弘历从来没有提起过这个事情。

弘历不提,但这不意味着旁人能提,这是他心中的逆鳞,谁要敢提,那就是自己找死了。

但看着眼前这个双眼含泪的女人,弘历心中冷笑,他可不信如懿会不知道这事不能提。

但她还是提了!!

冒着惹怒自己的危险还是说了出来。

给恩典?

这其中有多少是为了她自己,又有多少是为了他这个皇帝,如懿自己心中有数。

青梅竹马,相伴多年,到底还是变质了……

“好,”弘历点了点头,“朕应你所请,追封先帝嫔妃,明日就下旨。”

不就是册封自己的生母吗?

好!!

不就是为了借着这件事装自己懂他这个皇帝的心意吗?

好!!

不就是要在所有人面前表现自己和皇帝情深义重吗?

好!!

弘历都可以满足她的心愿!!!

只是这个后果如懿能不能承受的住,那就不是弘历能管的了。

太后因为白蕊姬的事,正在气头上,心中迁怒富察琅嬅和如懿。

正愁没把柄整治这两人呢,如懿就自己送上来这么大一个把柄。

弘历把玩着酒杯,意味深长的对着笑了笑,他肯定不会给如懿兜底,能不能抗住太后,那就得看如懿自己的了。

正好,让太后把火气撒出来也好,免得自己和富察琅嬅受罪。

如懿听见弘历答应了,心中狂喜,她确实没想到弘历能答应的这么轻松,还以为自己得费好一番功夫和手段才行。

没想到这么容易!!!

自从弘历登基后,从来没有人敢提起李金桂,更别说在弘历面前说追封的事了。

如懿知道弘历肯定心里一直惦记着,只不过碍于太后和朝臣,他从来不敢提。

没关系,弘历不好提的事她来提,只要这事办成了,那在所有人心中,她就是能左右皇帝心意的人,所有人都得对她恭恭敬敬的,连富察琅嬅也不会例外。

从潜邸时就是如此,自己和弘历青梅竹马,和他琴瑟和鸣,和他鹣鲽情深。

富察琅嬅是什么东西?

不过是仗着出身压了她一头罢了。

要不是当初

先帝骤然对姑母发难,弘历嫡福晋的位置就是她的,如今坐在凤椅上的人也应该是她,而不是富察琅嬅。

在王府时,如懿死死压着富察琅嬅,虽然她没有孩子,但弘历的心在她这里,富察琅嬅这个福晋的日子还没有她的好过。

可是,入了宫,一切都不一样了,富察琅嬅自己愚蠢保不住孩子,反而怨怪在自己头上。

为此,她先是被降位禁足,后来更是无缘无故被人陷害打入冷宫。

这一切都拜富察琅嬅所赐,如懿怎么可能咽下这口气?

她在冷宫的时候就发誓,若是有一日能出去,那自己一定要把富察琅嬅压制的死死的,争夺弘历全部的宠爱。

到时候,皇后算什么?

她要宠冠六宫!

她要彻底压制富察琅嬅!

而李金桂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只要弘历答应了,那在外人看来,自己在弘历心中的地位会很重要。

如此,她所有的地位和荣耀都能回来,就像在潜邸时……

“皇额娘,近来天冷,您要是出去的话,得让宫人多操心些。”富察琅嬅端庄典雅的坐在凳子上,陪太后说话。

“让皇后操心了,”太后坐在上座,漫不经心的半阖双眼,像是在讥讽,“哀家一个老婆子罢了,就算感染风寒也不是什么要紧事!”

“皇额娘息怒。”富察琅嬅赶紧起身跪在地上,诚惶诚恐的请罪。

其她嫔妃也赶忙跟着皇后一起跪在地上请罪。

太后这话不好听,像是生气了,她们做为小辈,哪里能坐着不动?

当务之急是把太后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怒火消解了,否则大家都不好过。

不过是一场例行请安,怎么就惹怒了太后?

富察琅嬅在心里不停思索着,她刚才的话也没说错啊,怎么太后生这么大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