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发展预测
回到堂屋的陆真没有坐下,转头看了看眼前的几个县令,又看向张钦。
“张知府,府衙能拿出多少钱来搞发展?”
张钦恨不得自己真的病得下不来床,也好过要回答陆大人关于账册的任何问题。
“这个......这......”
“嗯?总不能让本官来这里,先查你的账吧?”
“哈哈!大人说笑了!下官想起来了,九原府共八个县,每个县大约还能拿出一千两来支持搞发展!”
八千两。
陆真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合着府衙是一分不出啊,再说了,这八千两够干啥?别说规模化效益了,就连自己搞这一整套能不能运转都是个未知数。
“那你有想过九原府要如何发展吗?”
张钦被问得支支吾吾,发展什么的不是商户应该思考的事情吗?他就是想着商户自己会搞钱所以提高税率,结果陆大人问这样的问题......
“下官......不知......”
“不知就好好想想,本官有两条发展的路子,你们自己想,哪一条更适合九原府。”
几位县令全都抬起头来看向陆真,只听见她说道:“九原府的粮食稳定放第一,要确保田、地皆种粮,这是根本,不容更改。”
“第一条路,鼓励山地种棉,引进陇右的纺织工坊,给予相应税收优惠,让工坊在当地发展纺织业,拉动就业。”
“第二条路,鼓励种大豆,引入榨油工坊提升出油效果,大力发展山地养殖业,尤其是养猪,依靠养殖业发展相关的贸易,如灯烛、肥皂等高利润产业。”
九原府人口众多,依赖种棉的经济收入根本养不活辖内的人口,还不如稳妥点保证粮食收入,发展养殖业。
几个县令围着张钦聊了片刻,张钦最后拍板说道:“种大豆,搞养殖,只要能让辖内百姓过好,大户们再来闹,本官也认了!”
河阴县令犹豫再三,问道:“大人,如今大户们的田被毁坏,沙化后的土地种水稻也没有什么好收成,这可如何是好?”
张钦没好气地说道:“木已成舟还能如何?沙化了的土地就只能用来种棉了,但那些还在观望的大户,你们回去争取一下,让他们配合配合。”言罢又看向陆真,拱手说道:“陆大人,九原府选择发展种植、养殖,但资金、人才均有不足,不知陇右府可否伸出援手?”
“水稻种植不用担心,陇右府出种子出人手,春耕前必定到,山地养殖方面你们可以定期派人去永新、云安、宿安等地学习一下,这件事情不难。至于榨油工坊,许光,回去和周老爷沟通一下,让他来这边投资建工坊。”
有了投资就少了一大笔支出,屋内众人都如释重负般缓了口气,陆真继续说道:“先前说九原府能拿出八千两来搞发展,眼下能够有快速收益的行业就是养殖,依本官看不如用这笔钱发展一下养猪,培养相关的人才。”
张钦点点头,随从上前来禀告:“大人,告示已经写好了,请过目。”
陆真扫了一眼,让张钦自己看看,告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将意思通俗易懂地传达下去,因面向人群是寻常百姓,作文章那种就免了。
“田改必须在春耕前落地,具体怎么做,张知府你有什么计划没有?”
“有的有的。下官打算让各县令回去就将这事落实,三月前交田册给大人过目。”
这边张钦的心稳了一半,陆大人就在就像有了主心骨,他是不懂养殖,但农户肯定懂点啊,那就出钱买鸡仔鸭仔猪仔,再找这方面的人给大家讲讲怎么才能养好,总有人愿意养。
至于那些大户,张钦只能遗憾地表示下次一定,要薅到羊毛。
离开了府衙的众人还沉浸在与官府对阵大获全胜的喜悦中,作为代表人物的卢达信听着周遭人对他的恭维,漫不经心地敷衍几句,脑子里却还在想着陆大人会如何发展九原。
“经过这一次,咱们的田地都可以改种棉花,今年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听闻你家的田都趁这次机会改为沙地了?官府愿意吗?”
“自家的地,官府愿不愿意与我何干?”
“这不是怕官府要求咱种其他嘛,也是没法子的事,哎,老卢家还没改,他家田最多,得趁早了,不然到时候被官府摆一道……”
被点到的卢达信有些犹豫,旁边的人就劝他:“你才为咱们出了头,那些家里有矿的前头已经被朝廷收走了矿,什么时候开采还要看机缘,你这时候不改,到时候被官府拿捏住,咱们可帮不了你。”
卢达信点点头,带着满腹心事回了家。
卢宅里,郑大娘子送走了河阴娘家来人,转眼见丈夫回来便吩咐上甜汤,去了府衙大半日,肯定饿了。
“夫君,来喝甜汤。如此愁容满面,今日事情也不顺利?”
卢达信揉了揉脸,接过百合莲子汤埋头喝了几口,才回答到:“也不是。今日节度使陆大人一来就将那税率提高给作废了,回来的时候告示都贴了出来,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这是好事啊!为何夫君不高兴?”
卢达信又将其余人改田种棉的做法说了,叹气说道:“那陆大人要与知府大人等商议九原府未来的发展,他们做事不留后路,若到时候搞错了方向……”
这种事情本就有赌的成分,他们去府衙示威、谈判也是想让官府重视他们的需求,可陆大人是吃哑巴亏的人吗?
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受这种委屈吧?
郑大娘子摇了摇头,说道:“方才我娘家来了人,说起其他庄子上有不少大户往田里堆沙子,怕官府反悔竟然连夜挖土堆沙,实在有违天和。咱们家田地都不少,不如先等等?”
“嗯……”卢达信埋头喝汤,郑大娘子便写了条陈,让人速去送往各庄子管事手上,要求不得毁田种棉,按照以往的耕种安排,该种什么就安排种什么。
等到第二日,关于九原府的发展方向贴满了整个府城,卢达信看完以后,心中悬着的大石缓缓落下。
他赌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