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罗天大醮里的哈士奇
第147章 罗天大醮里的哈士奇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昔日川蜀之地巫鬼横行,以人为食,且勾连地气霍乱四方,有道人张道陵一剑一印一镜入川,伐山破庙,扫清妖氛,立下正一道统以镇四方妖邪,于人间大地有功,。
鉴此,今封张正常为正一教主、嗣汉四十二代天师、护国阐祖通诚崇道弘德大真人,主领天下道教。
钦此。”
山顶一处宏大宫观,殿前广场,香案之前,几百名道士拜了一地,山呼万岁
“吾皇万岁!”
在香案前宣旨的,不是太监,而是一名身披战袍腰里挎刀的武官,此刻他宣读完圣旨之后拢了起来,朝领头的那个中年长须道人笑着说道。
“大真人,接旨吧!”
“是,张正常接旨!”
中年道人直起身子,这才发现,此道人虽然须发未白,但其身形面目带着一丝古朴的味道。
这不太像中年人,可看面相亦不是老年人,奇哉怪哉!
道人快步上前,双手接过那道圣旨,一路恭敬的送入大殿,供在祖师堂前。
经过一番大礼后,才回头招呼那武官。
“陆指挥远道而来,怕是还没有用饭,此时后堂已经备好些粗茶淡饭,陆指挥可否赏脸?”
虽为出家人,但人情世故,终究还是要讲的。
但似乎,对方并没有给这个面子,而是寒暄了几句之后直接告辞,领着众军士下山去了。
“师祖,他们怎么不吃饭就走了,咱们还准备了百多人的酒菜呢!”
跟在不远处伺候的十一二岁道童,同时也是张正常的孙子,有些不解。
张正常笑了笑:“锦衣卫指挥使,若是敢吃别人的请,怕是离死不远了!”
道童不解:“既然师祖知道他们不用饭,又为何要准备着许多酒菜?
这不是浪费了吗?”
张正常耐心地给自己的孙儿解惑:“这便是人情世故,他们可以不吃,但我们不能不准备。
你此时还小,等大了,自然就懂了!”
不知过了几个月。
龙虎山又再次迎来了那武官。
不过这次带来的没有圣旨,只有一个人一句话与:“张正常,皇上问,何为天师?”
张正常早有预料,拿出一封信,双手递给这位陆指挥使。
“陛下乃天子,老道岂敢为天之师,此乃老道上书请辞天师位之决心书。
还请陆指挥使转呈陛下。”
那陆指挥使走后,身后孙儿小道童依旧提出疑问:“师祖,咱们龙虎山的天师之位没了呀?”
张正常慈爱的摸了一下小孙儿的脑袋瓜子:“没了就没了!
咱们虽然是修道之人,可还在人间。
在人间自然得服人间帝王的管。
除非真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要不然,今日来的就不是一个人,而是三千兵马!”
从那日起,大明时代的龙虎山便失了天师之位。
不过为了补偿龙虎山,洪武皇帝下令,龙虎山大真人领天下道门,为大明举行罗天大醮,祈祷国泰民安。
这个意思很清楚。
你虽然失了天师的名号,但事实上,朝廷实际支持你统领道门。
而罗天大醮,人间的所有道门都必须出人出力,这是有史以来,最宏大的一次罗天大醮。
到场的都是道门中真正有道行的高功,各派的前辈,没有人敢违背人间帝王的权威。更何况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以乞丐身份成就的帝王,其杀伐手段之狠,世人皆知。
从那日起。
龙虎山上陆陆续续来了许多道门高人,在等待场地布置的过程中,每日与张正常谈经论道,而陪在一旁伺候的就是那个小道童。
而陈耀祖,从一开始,就附身在了这小道童身上。
不过,张正常与其他道门高人谈经论道所说的话题学问都太过高深,他基本上听不懂。
刚开始,是小道童自己控制着身体。
后来不知怎么的,就变成了陈耀祖控制小道童的身体在里面听经,听他们论道,还要给他们斟茶倒水。
罗天大醮的场地布置的越来越完善,突然有一日,张正常把小道童叫过去,不过这次他开口没叫孙儿,而是颇有意味地看着他,看了一会儿才开口问。
“你可知,这人间道统哪位高人法力最为高深?”
陈耀祖他知道个屁,但又不能明说,可听张正常这么提问,很明显说的不是他自己。
请...您....收藏6191书1吧六\\\九\\\书\\\吧!
可若是问的旁人,他一个几百年后的假道士,又哪里会知道几百年前谁最厉害?
历史上又没有写。
所以他只能装作想了一会儿之后,才开口说道:“自然是祖师大真人!”
这一句话绝对万金油。
道门统领大真人,当然是最强的。
就算不是说错了,那么在一个小道童眼里,自己祖师最强不是最应该的吗?
更何况,除了祖师身份之外,他俩还是爷孙关系。
所以这个答案绝对合适。
张正常笑了笑,没有再像从前那样教导孩童的口吻,而是很认真的解释。
“这人世间不容真仙,所以,无论修成如何,都终究是人。
既然是人,那便逃不过人多力量大这么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
一个人,无论修为多高深,依然比不过足够多的修为平庸之人。
更何况,所有修为高深聚拢在一起的人举行的罗天大醮。”
陈耀祖听明白了,又好像没听明白,他说这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张正常听他默言不语,便又开口吩咐:“明日便是良辰吉日,随我坛前伺候,与你多有益处!”
陈耀祖点头表示明白。
可当他随着张正常出现在罗天大醮现场,一股子玄妙的气息让他心思瞬间澄静。
罗天大醮需搭设九坛奉祀天地诸神,上三坛称普天,这本来应该由皇帝主祀,祀三千六百神位。
现在皇帝没来,由张正常大真人主祀。
中三坛称周天,主公卿贵族祀之,设二千四百神位,由诸道门高人替代。
下三层为罗天,由百姓供祀一千二百神位,醮期则长达七七四十九天。
这自然没有百姓,由千八百名道门高功替代。
而陈耀祖附身的这个小道童,就站在张正常身旁。
“叮!”
一声玉磬响,清灵又稳重,直击灵魂深处,仿佛在他脑海中搭建了一道天地之桥。
一道混合千万人的诵经声在识海深处浩浩荡荡响起,强势抚平了他精神上那些许褶皱:
“天地自然,秽气分散,洞中玄虚,晃朗太元。八方威神,使我自然。灵宝符命,普告九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