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真的在撒谎
“就是,你怎么能一个人独吞呢?”
“更重要的是,他刚才的表演,比我们在帝都听到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台词还要精彩!”
一群人就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各自散去。
里面摆放着许多东西,许多人都没有看过。
也不知道这些水到底是用来洗手的,还是用来喝的,总之很新鲜。
每个人都拿着一个水杯,开始往厕所里面倒水。
看了半天,他用嘴巴尝了一口,这水的质量并不算太好,不过喝起来还是挺好喝的。
第二天一早,几个人围在门口,聊着昨天晚上喝厕所的经历。
这话说的夏皇脸色都有些难看了。
张祚睚则是悄悄地往旁边挪了挪,他好像也想起了当初在桃源县的时候,自己在厕所里用过的那种尿壶。
半个时辰后,齐牧终于姗姗来迟。
终于,她回来了,她要继续保持清醒。
“齐先生,昨天那些官员好像喝了您的夜壶,有些人还在腹泻呢!”
听到张祚睚的这句话,齐牧的表情一下子就沉了下来。
“大家都喝酒了?!”
“一饮而尽!”
她昨晚好像忘了跟他说一件事。
这伙计也太过分了吧,我都让他站在一边了,他为什么不听话?
“你是不是把我的话当成耳旁风了?”
小二哭丧着脸,如果是平时,有顾客上门,他肯定会提醒。
但今天值班的不是他,而是一个新来的。
“我跟你说过,桃源县有不少外来的游客,但是他们并不懂这些药的作用,我们不提醒一下,出了问题,你负责吗?”
伙计一副快哭了的样子,旁边的几个大人也都劝了几句,毕竟这是他们的无知。
还好,那个厕所还算干净,只是让她吃点东西,并没有什么大碍。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看看那块地里的地瓜和马铃薯。
齐牧微笑着邀请大家下楼。
“因为此处与我们的实验场有些远,我已经为各位准备好了一辆马车,还望各位尽快上车!”
一群人坐上了一辆马车,由齐牧带路。
来到田地里,众人都是一脸的遗憾,地面上到处都是树齐,看起来并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难不成,这家伙真的在撒谎?
夏皇也是眉头微蹙,心中既是失落,又是难以置信。
说好的一亩地,只有这么几片树齐呢?
“齐公子,您说的地瓜和马铃薯的果子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埋在地下的?”
夏皇语气中带着几分威胁之意,仿佛若是不说出个所以然来,他便会大开杀戒。
“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如此小事,在下实在是佩服!”
夏皇在她肩上轻轻一按。
然后,她在他耳边低声说了一句。
“待会若不见那果子,不管你有多大的马屁,我都要把你脑袋给割下来!”
说着,她将一件东西递给夏皇。
“要不,你自己去挖掘一件神器?”
夏皇兴奋的将手中的铁锹往地面上一插,可就在这时,他手中的铁锹突然被什么东西给卡住了。
“难不成是女帝将地瓜给砸断了?”
她伸手拨开了四周的泥土,露出了一个又丑又黑的物体。
“此物,便是此物?”
“正是!”他点了点头。
夏皇再次紧张了起来,如果说这东西真能让一亩地变成一千公斤,那这株神药也太普通了吧。
“去,将这一地的粮食全部挖出来,我倒要看看,这玩意是不是真的能有一千多公斤的产量。”
在夏皇的命令下,齐牧让人测量了一块一块的田地,并且在这块区域上标注了出来。
说完,他便让农夫们去挖土。
说到挖地瓜和马铃薯,这些农夫们都是有经验的,地瓜是埋在地下的,只要把它从土里拔|出|来,那就方便多了。
而那些用来盛放地瓜马铃薯的器具,以及称重的器具都摆放在一边。
一行十多人走到农田里,蹲下身子就是一阵挖掘。
而在他们身后,则是两个女人。
泥土在不停的翻动,看起来非常的密集。
有些地方,甚至可以重叠在一起,每个人都有拳头那么大。
虽然有些人的营养没有完全被吸收,但是这并不重要。
“嗯。”
这种植物的繁殖并不顺利,与卫小北之前遇到的那些地瓜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他想起了自己在加油站里买烤红薯的时候,那个红薯能让他一整天都不吃饭。
不过,在他看来,这些果子足够他一顿吃三个了。
若是县城里一个胃口好的捕快,一顿三个都没问题。
看样子,这个种类的研究,还是要多做一些才行。
这一刻,夏皇眼神中满是焦急,如果仔细观察,便会发现,他的脸上都是汗水。
周围的大臣们也都纷纷议论起来,这玩意还真是新奇。
夏皇有些沉不住气了,吩咐李太监去拿秤来,让他们马上开始。
小太监忙着给它称量,看着它的大小,她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在他那个世界,一亩地的番薯,一亩地也就几千公斤,有的地方,一亩地能收一万多公斤。
桃源县的土地,虽说并不是特别的富饶,但是,被齐牧这么一改造,绝对是要好上许多的。
再加上他在试验地里使用的化肥,品质都很好。
在这种情况下,这玩意绝对不能掉链子,只要能达到一千公斤,那就是成功了。
每次称量的时候,小太监都要报上一个数字,大臣们都替他捏了一把汗。
毕竟,这是给了齐牧一个最好的机会,让他在朝中无所事事,就知道拍马屁。
如今,皇上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眼里只有他一个人。
这个机会,他绝对不能错过。
夏皇正在农田中,听到这些人报出的体重,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这关系到整个大夏的子民,也关系到整个大夏的前途,所以对于地瓜的种植,他是不能撒谎的。
这也是他一直在关注的原因。
事实上,在这以前,各地的官吏都有上报给朝廷的记录,特别是关于吃穿住行的问题。
每年都能收获上千公斤甚至上百公斤的粮食,然而,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
到了后来,也不过是昙花一现,让人心生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