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启程
一行人驾着马车抵达县城时,周煜已经领着一队人马候在了城下。
他身着一件深色的绸缎长袍,腰间系着一条精致的玉带,手持折扇,气质也与往日的县官形象截然不同,少了些官场的威严,多了几分恣意与洒脱。
卫常远见到了人,立即赶着马车过去汇合。
马车在车队前稳稳停下,宋芷率先从车厢中跳下,随后从车架上拿出一个脚蹬,小心翼翼地搀扶师父下车。
郑大夫下了马车后,领着宋芷一道朝周煜行礼。
周煜摆摆手,笑道:“现在我们既是扮作商队,有些称呼便要改一改,免得引人怀疑。”
卫常远赞同的点头附和:“正是如此。日后我们便唤大人为‘少爷’,您便是随队大夫。”
他说完,又看了宋芷一眼,想了想道:“待到下个县城,还是与你买几身男装,如此行走外头也更方便些许。”
宋芷这才想起这一茬,低头看了看自己一身萝裙,确实与商队的装扮格格不入,便点头应承下来:“也好,男装确实方便些。”
众人简单寒暄过后,两辆马车打头,后面跟着八辆运送货物的驴车,浩浩荡荡的启程出发。
卫常远赶车,宋芷便坐在舅舅的身旁,打量着沿途的景象。
起初,官道两旁还能见到零零散散的房屋,偶尔有几户人家在田间劳作,孩童在路边嬉戏。
然而,随着车队一路向北,房屋渐渐稀少,取而代之的是连成片的山地以及茂密的树林。
因着往北的水泥路还未铺成,马车在颠簸中前行,车轮碾过坑洼的路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宋芷被颠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卫常远见状,笑着安慰道:“忍一忍,等过了这段山路,前头的路就好走了。”
宋芷点点头,目光却被官道旁的一片荒地吸引。那里原本应是良田,如今却长满了杂草,显然已经荒废许久。
她不由感慨道:“咱们县还是人口太少,这么多田地竟都被荒废下来。”
起码跟在宋芷身旁的周煜,听到她的感慨,目光也不由朝着远方的田地看去。
他有心解释道:“主要是前些年战事,离开了一部人,留下来的人家中又缺乏劳力,也耕作不了太多田地,这才不得已荒废下来。”
宋芷如何不知,自己当初之所以想要办牧场,便是有这方面的考量。
她微微点头,目光看着远方,低声喃喃道:“希望耕牛的到来,能够助力百姓们耕作更多田地,收获更多的粮食。”
宋芷虽说的小声,却仍旧是传到了,骑马跟在车旁的周煜耳中。
他撇头看向宋芷,目光悠悠,可以很肯定的说,他在任上能够这般快解决祁水县的困境,大抵是因着她。
有时候他甚至十分好奇,一个小小的农户女,为何能有这般远见与胸襟。
他越对她好奇,越了解她,也就越发的被她所吸引。
待他反应过来时,自己的目光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她吸引,自己的心也为她所牵绊。
他甚至公器私用,就只是想多靠近她。
宋芷似有所感被一道炙热的视线注视着,她侧首看去,便见到周煜眸光幽深的看向自己。
在这样的目光下,她所有的秘密似乎都无所遁形一般。
她试探的性的唤了一声,“大人?”
周煜敛住心神,笑着道:“方才还同你说过,出门在外莫要暴露身份,唤我少爷即可。”
宋芷有些懊恼方才片刻的大脑空白,讪笑点点头,算是应下。
随着日头的逐渐升高,宋芷也不耐再坐在车辕上晒太阳,直接选择跑回了车厢。
周煜见其进了车厢,倒也不再与之并驾齐行,而是踢了踢马肚子,跑在了队伍的前头。
待到日头高悬,临近午时时,车队前方出现了一个小集市。
集市不大,却颇为热闹,路旁有几间茶寮,供来往客商歇脚。周煜见状,便下令让车队在此休整片刻。
茶寮中,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商。
有的是采买了货物返程北上的,有的则是听说了祁水县的新奇事物,特地寻来此地。
大家在此互通有无,谈笑风生,倒也显得热闹非凡。
宋芷跟着周煜一行人往茶寮走来。
茶寮的掌柜眼尖,见这一大群人走近,立即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热情招呼道:“几位客官,远道而来辛苦了!快请进来歇歇脚,喝口热茶解解乏。”
周煜在掌柜的引领下,边往茶寮走,边吩咐道:“麻烦掌柜给我们的牲口喂些食水,一会儿我们还得上路。”
掌柜连忙应声道:“客官们先里面请,小的一定安排妥当!”
说完,他转头朝里喊了一声:“小六子!快带人把客官的车马牵去马厩,好生照料!”
一个机灵的小伙计应声跑了出来,身后还跟着两个帮手。
三人客气的招呼车夫们往马厩走。
这些车夫其中四人是由差役所扮,另外四人则是由周掌柜从自家商队调派。
周煜转头对身后几人吩咐道:“你们分两拨,一拨人留下来看守车马,另一拨先过来用些饭食,稍后再换。”
车夫们齐声应下,随即分头行动。一部分人跟着小伙计去照料车马,另一部分则随着周煜和宋芷进了茶寮。
茶寮内,几张方桌拼在一起,足够容纳他们这一行人。
掌柜亲自端来一壶热茶,笑眯眯地说道:“几位客官,先喝口茶解解乏,不知几位想吃些什么,我们这儿羊汤、面汤、馒头、炉饼应有尽有!”
“羊汤、馒头、炉饼先各上一份。”
掌柜的得了吩咐,应了一声,转身立即忙活开来。
宋芷在坐下后,环顾四周,见茶寮里人来人往,客商们或低声交谈,或高声谈笑,气氛十分热闹。
她轻声对周煜说道:“这茶寮倒是热闹,看来来此的客商不少。”
周煜点了点头,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笑道:“多亏了你做的那些小物什,不少人都慕名而来。而这茶寮地处要道,自然成了客商们歇脚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