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真是廉价
诸天万界下:
汉楚王韩信:“怯懦,无军纪,无斗志,骄横,无知 ,一遇突袭便土崩瓦解,这也能叫军队,这也能叫士兵?实在是可笑!”
明福建副总兵戚继光:“倭寇之患,侵扰华夏大地已有两三百年之久,这朝鲜对倭寇之害的认识,竟然还是如此的浅薄。”
征虏将军张飞:“俺觉得,我要是对他们有任何的一句评价,都是在赞扬他们。”
......
大宋高宗界(1161)。
金国东京(辽阳):
郑国公完颜雍:“这后世的朝鲜,应该就是此时的高丽国吧,作战能力如此羸弱不堪,等我与那完颜亮分出胜负之后,那它就归入金国的版图吧。”
金国首都中都大兴府(北京):
金主完颜亮:“那里气候寒冷,后勤补给困难,哪里能与中原大地相比?”
“若是朕在这一世里,成功南下灭宋成功,那高丽国确实是可以当作流放之地来使用。”
......
诸天万界下:
民间:
“俺期待了这久,他们就这样败了?他们是这么敷衍的吗?”
“呵呵,你还想怎样?难道你还期望他们打出惊天动地的大战来吗?”
“就他们那些军队纪律,不是我吹,我拉上一帮山上的兄弟,到了他们的地界上,都是天降神兵一样的存在。”
“所以,那胁坂安治就成为了他们眼中最强大的倭寇大将了?”
“老子看了半天,还没看到这胁坂安治强在那里,也不高大,也不雄壮,在战场上,他真的扛得住大唐的陌刀吗?”
“呵,不管这后世的朝鲜,还是那樱花岛,都是华夏中原王朝的藩属小国而已。”
“只不过,樱花岛有了野心,有了后世西方洋人的火器当武器之后,就助长了他们的野心,想要草蛇吞大象。”
“这样的国家,要不是在海外岛屿之上,估计都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都不知道被灭亡多久了。”
“依然看,那什么亚州第一战神,那什么世界十大名将,还有那倭寇最强的大将,都是后世他们这些井底之蛙的幻想吧。”
“说也奇怪,他们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竟然敢起如此的猖狂的名号,难道他们就不怕被后世华夏的中原王朝给灭亡了吗?”
“谁知道呢?在我看来,他们就是一群跳梁小丑,或许后世的中原王朝觉得他们还有一些价值所在,所以就任由他们继续在那里蹦跶吧!”
......
诸天万世大清时代:
民间:
“那个胁坂安治,一个突击冲阵,被他们这群连乌合之众都不如的朝鲜官兵打败之后,就被他们封为了倭寇最强大将了?”
“他们有问过樱花岛上的倭寇了没有?”
“还有那李舜臣,若是他知道,他自己在后世被朝鲜那些人,封为亚州第一战神,世界十大名将时,不知道他敢不敢承受这样的名号?”
“不知道,但我大概觉得,这天道盘点的内容,这李舜臣应该是没有资格看到的。”
“那我换一个角度,如果,我是说如果。”
“这天道盘点的内容,被大明时代的将军,尤其是邓子龙,陈璘,还有李如松知道之后,当他们看到李舜臣时,会不会把李舜臣当成猴子来看。”
一旁有与朝鲜人做过贸易的人说道:“我在朝鲜的全罗道呆过一些日子,那里的人,确实如天道盘点所展示的相差不多。”
“但还是没有听说过,有人敢把李舜臣称为亚州第一战神,世界十大名将啊?”
“真的?”
“真的!”
“哈哈~!”
顿时人群之中,爆发一阵哄笑,敢情这这李舜臣称为亚州第一战神,世界十大名将,都是朝鲜那些人自封的。
不过,仔细一想也对,可是李舜臣真敢称自己为亚州第一战神,世界十大名将,估计李舜臣都不用死在倭寇的手上了。
......
大明神宗界(1618)
赫图阿拉(辽宁抚顺)。
后金大汗努尔哈赤:“这个胁坂安治,连本汗都没有听说过,就因为一次冲阵,就成为倭寇最强大将,这个最强大将,真是廉价。”
......
大元世祖界。
元世祖忽必烈:“原来,在高丽会出现一个亚州第一战神李舜臣,他的成就是要比成朕的祖父,大元的太祖圣武皇帝还要强大吗?”
“他征服了倭寇,还是征服了华夏中原?”
“朕,倒是要好好看看,他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有所表现。”
对于胁坂安治的倭寇是最强大将的名头,在元世祖忽必烈看来,就是一个笑话。
打败一群连乌合之众都称之不上的朝鲜军队,很难吗?
虽然此时的元世祖忽必烈,还不太清楚这亚州是指何处地域。
但是全世界这个概念,已经听天道盘点了多次。
所以此时的元世祖忽必烈是知道全世界是大于华夏中原大地的,也想知道这李舜臣何德何能,能担得起这全世界的十大名将的名头?
......
【胁坂安治,凭借着龙仁一战,再次得到了丰田秀吉的赏识,让其调回倭寇水师担任副将,而主将依然是九鬼嘉隆。】
(至于大韩民国的电影中,胁坂安治敢抢九鬼嘉隆的战事船队指挥权,但事实是,再给胁坂安治借一个胆子,他也不敢。)
(因为在倭寇的史书记载中,胁坂安治的龙仁大胜,并不算是特别轰动的事件,倭寇内部中,都是普遍的认为胁坂安治的胜利,换成是倭寇中任何一个大将,都能获得胜利。)
(所以,即使胁坂安治在龙仁之战中,以不到两千人倭寇击溃南朝鲜的三道勤王大军,并没有给胁坂安治的社会地位带来太多的提升。)
(但是,胁坂安治已经在南朝鲜的人中,已经是战神般的存在了,然后再由他们更强大的战神李舜臣打败,才符合他们的胃口。)
(胁坂安治被调回倭寇水师,确实是和龙仁之战的胜利有关。)
(因为在龙仁之战之后,南朝鲜各道已经没有战斗能力了,对很多当时的南朝鲜民众来说,他们是没有华夏中原民族那么强烈的民族感的,谁统治他们,也是一样的统治。)
(也就更没有现代韩国人,现在他们口中的那种所谓大朝民族的民族感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龙仁之战之后,朝鲜南方各地,已经被倭寇其它六个军团给划分了。)
(在陆地上,已经没有他胁坂安治的位置了,将胁坂安治调回水师,再提升半级,对胁坂安治来说,已经是很大的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