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通传全军
除了唐军旗帜,李承乾大概知道兵力部署,其余的突厥旗帜完全不知道有多少兵马。
说着,他又指了指阴山的地方道:“这是霍国公的金河军吧?”
“没错。”尉迟敬德点头应道。
“霍国公多久能到浑河?这是通往阴山的一条路,势必要在浑河阻拦住康苏密的大军。而且目前看,康苏密恐怕已经和杨政道合兵了,萧皇后和杨政道手上的传国玉玺,孤势在必得。”李承乾一拳砸在了沙盘之上。
所有人都半张着嘴看向他。
就连李靖也惊讶的看向了李承乾,这是临出发之前,陛下私下交代他办的事,太子殿下怎么是知道的?
而且太子殿下为何如此肯定传国玉玺就在杨政道手中?
就连陛下都不敢确定的事情,太子殿下是如何确定的?
可不管怎么样,李承乾部署是没有问题的,李靖点头道:“某也有此意,之前就让柴绍往这边赶了,估计不出两日就能赶到浑河边。”
说着,李靖又指向了白道。
“这里李绩已经赶过去,要是柴绍拦不住的话,李绩还能阻击。”
看着李靖的排兵布阵,李承乾非常的佩服。
他是按照历史上的记载来说,可历史上这些可都是李靖的方法。
看着白道,李承乾知道最后还是会被这群人跑了,跑至屯铁山一带。更要命的是屯铁山往后就是更辽阔的草原,想要歼灭非常的难。
李靖最后还是用夜袭的办法,虽然俘获了不少人,但颉利还是跑了。
这一世,李承乾不信颉利提前被抓,康苏密有颉利这种胆魄。
“李将军,孤觉得在我们围剿残军的时候,应该派两路大军沿途清缴突厥的残余势力。未来突厥肯定要纳入大唐版图,也就是说唐人需要来管理突厥,不如一次性清缴干净。”
大家闻言,纷纷表示赞同。
李靖一皱眉,这是朝廷的事,他本来是不想插手的。打好自己的仗比什么都好,可如今李承乾这么说了,他也有些心动了。
未来江山都是李承乾的,而且说的也没错,迟早是要唐人来管理,能现在清缴为什么留到事后清缴?
“太子殿下,可突厥的百姓呢?”李靖还是提出了疑惑。
李承乾微微一笑,指了指朔方城和定襄城道:“把所有的突厥百姓都往朔方城和定襄城赶,告诉他们,不去的一律按俘虏算。告诉灵州城和马邑那边的官员,孤会安排粮食送过来,只要突厥人不闹腾不必担心粮食的问题。”
嘶!
他们万万没想到,李承乾是要供养突厥人。
“太子殿下,这群人让他们自生自灭就得了,还给他们粮食,岂不是浪费。”尉迟敬德不服气的说道。
李承乾面色一寒,眼神冰冷的环顾一圈帅帐内的将领。
“孤在这里警告你们,未来这里是大唐的土地,昨日他们是突厥人,明日他们就是大唐人。若要让孤知道你们擅杀百姓,回了长安孤绝对会一笔笔跟你们清算,不管官职有多高,爵位有多高,都可以试试孤的怒火。”
转身,李承乾对身后的卫规道:“将孤的话传去其余五路大军,并告诉他们,遇百姓皆往朔方和定襄两城赶,不服者关押,但不能烂杀。”
“抢突厥贵族财宝孤不管,可是对百姓动手的,孤一个也不会放过。朝廷已经在兵部成立了军事法庭,在战争犯错的士卒,未来都会上军事法庭接受审判。”
在座武将们瞳孔微缩,将眼神看向了李靖。
这里,李靖是主帅,位置也是最高的。
李靖对上众人的视线,也是无奈的颔首。刚接到圣旨的时候,他还奇怪为什么提这件事,现在听李承乾一说,他明白了。
是要治军了。不过大唐的军队确实有些混乱,杀战俘,奸淫辱掠的事情也没少干。
虽然对外邦干的,可这种事情......李靖身为主帅有时候都看不下去,却没有能力阻止。毕竟不是一个人犯事,而是全军上下一起犯事。
所谓法不责众,朝廷恐怕也是注意到这一点,所以才弄了这么一个军事法庭。
李靖叹息一声,对众人道:“太子殿下说的没错,兵部成立了一个军事法庭,而且朝廷很快会出一份关于战争的律法。不管是战俘又或者是大唐将士犯错,一律会上军事法庭接受审判。”
嘶!
在座将领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有气愤的,有担忧的。
气愤的是他们出生入死打仗不就是为了发财,如今怎么就不允许了?
担忧的是会不会翻旧账。
这一次讨论,基本上是不欢而散。
而李承乾监军的命令也是以最快的速度传达到了其余五路军中。
将领们都很纳闷,怎么好端端的太子殿下为何下达这样的命令,有些莫名其妙。
有些将领服从了命令,如同柴绍、李道宗、薛万淑他们都乖乖的听话了,其余几人李绩和卫孝节他们却不在意。
卫孝节不在意是因为他们守燕云地区,根本碰不到突厥百姓。
至于李绩......作战不错,可副将张公瑾,他可管不住。
而灵州和马邑这边的官员已经忙疯了,本来攻下了朔方和定襄就难管理,这两个都不是城,而是郡了。
在朝廷未任命正式的官员,都需要灵州和马邑的官员代为管理,以防出现乱子。
毕竟李靖他们去打仗的,不可能分人出来管理。
一下子涌进来如此之多的突厥百姓,他们也是苦恼无比。
还好是太子殿下有所安排,粮食方面暂时不缺。
两日后。
浑河旁,两万大军对阵四万五千人的大军,开始绞杀。
本来是柴绍埋伏康苏密,可康苏密完全没有战斗的心思,逃命似的狂奔,以数千人伤亡的代价,越过了柴绍防守的浑河。
次日又在白道遇到了李绩两万大军的截击。
在李绩的安排下,康苏密大败。
四万五千人,最终只剩下了两万人出头,退往了屯铁山。
这三日,李靖率领大军一路急追。
先是遇上了柴绍,紧接着又遇上了刚经过大仗的李绩。
三路兵马合兵一处。
近七万人的大军每日吃喝都是问题,李靖也是时时刻刻扎在帅帐内和李绩、柴绍、尉迟敬德、秦叔宝、张公瑾几人商讨。
可就是合兵的时候,李承乾发现了问题。
那就是军医不医治突厥兵。
这让李承乾皱起了眉,可都是劳动力啊,经过两场战役,俘虏了近两万人,死了五千余人。
要是放任不管的话,两万人恐怕死的能剩下一半都算好的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