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她要去杀手楼
“你不说我不说父亲怎么会知道?再说他这个样子还能跑,简直是白日做梦!”
谢云南对此不屑一顾,认定了谢云霁没有逃跑的机会,“今日就到这吧,改日我再来与你说说程家覆灭的消息,你说到时候姜月梨知道是你害了他们,她会入河看待你呢?”
说完,谢云南便笑着离开了谢云霁,全然不顾他愤怒的嘶吼。
谢云霁不怕疼也不怕死,却怕会因他而导致程家出事,为姜月梨,也是为边关的百姓,更是为葬身边关的万千将士。
可他如今什么都做不了。
“梨儿……”他口中喃喃的念着姜月梨的名字,心中期盼着她能够尽早发现事情不对劲。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期盼太过强烈,以至于姜月梨在睡梦中感受到了一丝不安。
她猛地从睡梦中惊醒,看着屋内昏暗的烛火,想到了之前谢云霁发出去的信件。
“竹溪!”她匆忙起身,不顾现在是什么时辰,匆匆忙忙来的书房准备为程老将军写封书信。
竹溪进来时就瞧见她已然摆好了纸张,“小姐您这是怎么了?”
“帮我研磨。”姜月梨的声音急切,恨不得立刻将信件送出去。
她怕再晚一会边关就会出事。
竹溪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却还是乖乖上前帮忙磨墨,昏暗的灯光下只有她们二人还无法入睡。
“你速速派人将信件送出去,什么都不要管,谁的话都不要听,只管按照我说的去做。”
“小姐……”竹溪第一次瞧见姜月梨如此的急切,那模样似乎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别再问了,按照我说的去做。”姜月梨神色认真,她相信自己的直觉,那封信绝对有问题,不然谢云霁不会这么快就被抓住。
竹溪不敢耽搁,找了几个武功高强的侍卫结伴去送信。
姜月梨靠在椅子上,再也无法入睡,只要一想到边关可能会出事,她的心里就紧绷着一根弦,怎么都无法放下。
好不容易熬到了早朝的时候,姜月梨换上朝服便进宫上早朝去了。
谢云霁失踪的事情可谓是京城所有人都知道了,任谁都知道姜月梨此时心情不佳,众臣小心翼翼的看着她,生怕会被此事牵连。
“想必你们都知道谢云霁一事,可有人有什么线索,又或者是最近瞧见了什么可疑的人?”
殿内鸦雀无声,没有人敢说话。
姜月梨视线在他们身上扫了一圈,见他们各个面面相觑,甚至都是无所谓的态度,一时间气不打一处来。
“我不管此事是谁做的,你们都给我听好了,漠北的队伍本就凶悍,漠北皇室更是生性残忍,与他们合作无异于是在与虎谋皮,最后只会落得一个自我了断的下场。”
武将们自然是知道漠北人的凶恶,当初他们屠城的时候可谓是毫不手软。
文官们则是觉得姜月梨夸大其词,更何况边关的胜负尚且未定,漠北也未必有机会打进来,他们心里丝毫不着急。
倒是十三皇子,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知道是非黑白了,瞧着姜月梨如此愤怒,就知道此事必定不简单。
“女侯先消消气。”他安抚着姜月梨的情绪,想要让她能够舒心一些。
可姜月梨这个时候已经绷不住情绪了,如何能够淡定?
她没有继续在大殿内久留,将十三皇子交给刘御史来照顾,自己则是亲自去了十里坡。
“这是绊马索的痕迹。”上过战场的侍卫一眼便看出了现场的不对劲,“估计这些人是提前在这里下好了陷阱,这才将谢公子绊下了马。”
绊马索这种阴招一般人瞧不见,谢云霁当时心中装着事情未曾察觉到也正常。
姜月梨瞧着现场的打斗痕迹,就知道当时谢云霁必定经历了一番恶战。
“小姐您瞧。”侍卫将地上的玉蝉捡了起来,上面染着斑斑血迹,却也难掩光泽。
看到熟悉的玉蝉,姜月梨修长的手指在上面轻轻磨搓,“是谢云霁身上掉下来的,你们继续在周围找找看有没有刺客遗落的物件。”
众人在十里坡找了半晌,终于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找到了一些线索。
但这些玉佩只是杀手组织的信物,根本推测不出来幕后的主谋是谁。
姜月梨看着眼前的玉佩,眼神逐渐变得坚定,“有谁知道杀手楼的位置?”
“小姐您莫要冲动,杀手楼素来讲道义且不会出卖雇主,您就算找上他们,他们也不会告诉您任何消息的。”
且此举极为危险,杀手楼高手如云,谁也不知道她是不是还能活着出来。
“我要去看看。”姜月梨知道,若是她什么都不做才是真的绝望,她必须要找到谢云霁。
僵持片刻,终究还是侍卫率先顶不住告知了姜月梨杀手楼的位置。
姜月梨不再多言,翻身上马准备去找杀手楼。
“小姐,您一去杀手楼还不知道多久能够回来,不如您还是回去先交代交代这几日的事宜吧。”
“嗯。”姜月梨淡淡的嗯了一声,回去便将接下来几日要做的事情写了封信准备去交给刘御史。
她身上没有带什么防身的东西,只是将玉蝉小心翼翼的放在了胸口。
就在她准备出发之前,竹溪匆忙拦住了她的去路,“小姐不好了,夫人晕倒了,您快去看看吧。”
姜月梨蹙眉,一边往回走一边询问:“怎么回事?”
“奴婢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知道夫人用完晚膳便晕了过去,府医也没有查出个所以然来,这才请您过去瞧瞧。”
“去叫太医。”姜月梨快步进了院子,心中担心程雪梅的情况。
见程雪梅躺在床上脸色苍白的样子,姜月梨的心中一紧,她经历过太多的事情了,如今她再也不能失去母亲了。
“母亲……”
府医在一边急得满头大汗,瞧见姜月梨更是吓得腿软,“小姐,我真瞧不出夫人这是何病,您还是另请高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