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王老爷子

第二天、清晨、玉渊潭公园。

刚走进公园,徐谨言就看到了老位置上坐着一个孤独的背影。

满头白发随着夏日的微风,轻轻的的飘荡着。

下半身是一条军绿色的筒裤,脚上登着一双洗刷的泛白的胶布鞋,上半身则是一件普普通通的白衬衫。

旁边还是那个斑驳的鱼桶,面前是一个生铁打的鱼竿架。

而这位老爷子手里的鱼竿架在鱼竿架上,随着呼吸轻微地上下摆动着,身边的地上散落着几个烟头。

抬手看了看表,八点半,看来这位老爷子肯定是天还没亮就已经在这里拉开了架势。

探头看了看鱼桶里,得,除了半桶水泛着波纹外,连根鱼毛都没有。

徐谨言也不吱声,抬眼看了看鱼漂,随着一圈圈涟漪的散开,也在上下浮动着。

很明显,已经有鱼在咬钩了。

而钓鱼的老爷子却眯着眼睛打着瞌睡,完全就没意识到此时正是抬杆的好时机。

“老爷子,来鱼了啊!”

徐谨言咧着嘴笑的同时,眼睛里也有些湿润,上前半步,握住老爷子的手,猛地一下把鱼竿提起。

一条半尺来长的鱼就这么水灵灵地跃出水面,随着鱼线从湖面上荡到了岸边。

即便是摔到了地上,那尾巴也在不停的摔动挣扎着。

“好小子!

你想吓死老头子我啊?!”

王老爷子被徐谨言的提醒一下子从美梦中惊醒,第一件事不是去看鱼。

而是抬手用手背擦了擦嘴角的哈喇子,然后才用不可置信的眼光上下打量了一下徐谨言。

当看到是徐谨言的时候,手里的鱼竿和地上蹦跶的鱼也不管了,丢在地上,站起身,两只手扶着徐谨言的胳膊,上上下下好好看了个遍。

“什么时候回来的?”

老爷子揉了揉眼睛,又摸了摸徐谨言的脸,这才相信站在自己面前咧着嘴笑的,是个真人,而不是做梦。

“昨儿,先回家睡了一个大觉,这不,一早就过来了。”

徐谨言嘿嘿笑着,扶着王老爷子坐回了小马扎上。

然后才将还在地上蹦跶的鱼,摘了鱼钩,丢进了鱼桶。

当进了鱼桶后,鱼儿才停止了挣扎,摆动着尾巴在不大的鱼桶里寻找着出路。

“昨儿都回来了,怎么不到家里来?

吃饭了没?

走,跟老头子我回家吃两口饭去。”

王老爷子哪里还坐得住,马上捡起鱼竿,收起小马扎就作势要走。

“不急,不急。

好事成双,再来一条咱再回去。”

徐谨言却是按住了王老爷子收拾东西的手,笑着劝了一句。

“得,老头子我啊,这辈子最大的优点呢,就是听劝。

咱爷俩再来一条。”

王老爷子翘起的嘴角就没弯下来过。

“这不是才六月吗?怎么突然跑回来了?

学校放假了还是?”

王老爷子说着就又坐了回去,从布袋里摸出半条蚯蚓,挂在了鱼钩上。

挂好了鱼饵后,熟练的一甩竿,鱼钩带着鱼漂画出一条优美地曲线,就落入了湖面,带起一圈涟漪。

惊得旁边树上一只喜鹊喳喳叫着飞走了。

“嗯,放假了,米国那边放假早,月底就放假了。

我是等手头的事情忙完了,这不就赶着回来了。

怎么看起来,大半年没见,老爷子您这钓鱼的手法,没长进啊?”

徐谨言一屁股坐在草坪上,开始了打趣。

“你丫的,刚回来就不知道说几句好听的。

咱这是姜太公钓鱼,你懂个屁!”

王老爷子此时也是开心的不得了,从口袋里摸出一包中华和火柴,用手挡着风,给自己点上了一支。

“你说说你,回来了也不知道提前吱一声。

我好多买点肉什么的,给你炖个大排骨或者包个饺子什么的。

对了,这次放

假多久,什么时候走啊?”

王老爷子从鼻腔里喷出一团烟雾后。

心情也终于平缓了下来,开始拉起了家常。

“不用那么麻烦,一碗面就成。

这次时间不定,我打算回老家一趟。

几年没见过家人了,总得回去看看吧。”

徐谨言看着碧蓝如洗的蔚蓝天空,直接双手放在脑后,躺在了柔软的草坪上。

“嗯,回家看看是好事儿。

我记得,你家在豫省来着?”

老爷子抽着烟,眼睛却落在徐谨言的身上,哪里顾得上看鱼漂啊?

“对,我爸是县里矿上的会计,我哥在洛邑一拖。

去年我哥结婚,我都没回去,也太不像话了,这不,今年怎么也得回去待一阵子。”

此时微风轻轻吹过树梢,沙沙的声音就在耳边响起,带动着树荫和洒下的阳光,在脸上晃动着。

即便是清晨的阳光,也晒的脸上发热,干脆直接闭上了眼睛。

“挺好,你在那边咋样,学习如何?”

很快,俩人就这么拉着家常,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直到徐谨言起身,看到鱼漂又一次晃动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嘿,又是一条。

怎么样,老头子我手艺还是不错的的吧?

你瞅瞅那边那一排的人,有几个这么短的时间就能钓上来两条鱼的?”

看着手里又是一条沉甸甸的鱼,王老爷子的嘴再次合不拢了。

指了指不远处岸边一溜的钓鱼佬,显摆的不能行。

“走,回家。

趁着时间早,说不定还能割两斤肉或者排骨。

中午想吃啥?叫你奶奶给你做!

好好给你解解馋。”

很快,两条鱼在手的一老一少,拎着东西晃晃悠悠地出了公园,朝南走去。

“不用那么麻烦,就吃面条好了。

在米国,什么都不馋,就馋那一口面。”

看着王老爷子要拉自己去供销社,徐谨言却不乐意去。

大鱼大肉什么的,在国内算是稀罕的,可在米国待了一年,这些他早就吃够了。

唯独那一碗手擀面,是怎么都忘不掉的。

经常馋的流口水。

“得嘞,你小子是个没出息的。

有肉不吃,非要吃面。

走吧。”

王老爷子一看劝不动,干脆也不多说,很快就回到了大院。

“老婆子,瞧瞧谁回来啦!”

刚走到院门口,王老爷子的大嗓门就喊了起来。

“谁啊?

哟,小徐回来啦?

快进屋。”

马上,王奶奶的声音就从屋里传来,掀开竹帘子,就看到了脸上洋溢着笑脸的徐谨言。

忙不迭地走下台阶,一把拉住徐谨言的胳膊。

“你在那边吃的怎么样啊?”

“能不能吃饱饭啊?”

“有没有肉吃啊?”

“住的还习惯不?”

刚落座,王老奶奶一句又一句关心的话就没停过。

比王老爷子还啰嗦。

可在徐谨言的耳朵里,却怎么都听不够。

“别唠叨啦,赶紧给孩子擀面条。

这小子,是个没出息的,就非要吃面条。

我去弄鱼,一会儿啊,弄一碗鱼汤面给他吃。”

王老爷子放好了手头的东西,这才打断了王老奶奶的唠叨。

手里拎着最大的那条鱼,就进了厨房。

“这是大兴的西瓜,刚下来的,你自己挖着吃。

我去给你擀面条。”

王老奶奶脸上笑着就从厨房门口的一个水桶里,捞出来一个泡着的西瓜,放在了桌子上。

从厨房又拿出来一把菜刀,直接从中间切成两瓣,又将一个勺子直接插在里面,推到了徐谨言的面前。

做完了这一切,才笑眯眯地回到了厨房,忙碌了起来。

“差点忘了,你小子隔了半个地球回来,最想见的,肯定不是我。

我给洛溪她爸打电话,让他们中午给洛溪请个假,带她一起过来。

咱们啊,一起吃个饭。”

当徐谨言刚挖了一勺瓜塞进嘴里,王老爷子手上湿漉漉地从厨房里跑出来。

走到了电话前,开始拨起了号码。

很明显,王老爷子是高兴忘了, 还得是刚刚王老奶奶提醒后,他才想起来的。

喜欢都重生了,谁还不是个大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