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擅长蛊惑

最终,还是老英国公的求情,才能幸免于难。可也因此被罢官,遣返回家乡颐养天年。

当朱祁钰继位以后,在同样北征也先的时候,曾想启用这个老将。

但得知他的性格,以及擅长的战术后,就只能惋惜没用他。

可这次北征不同,朱祁钰需要一个性情稳重,不急不躁,稳扎稳打的老将,来坐镇东路军。

所以,这才想起了梁必成这个七旬的老将。当在老家颐养天年的老将,得到皇帝的旨意之后,顿时老泪纵横,嚎啕大哭,感激陛下没忘了他这个老将。

朱祁钰也曾担心这个老将的身体,曾亲自接见了他。

发现他一顿依旧能吃三碗饭,舞起数十斤的武器,还能虎虎生风后,便直接授予了此次北征东路军的主帅。

在即将进入峡谷的时候,一个经验丰富的探子,这时疾驰赶来,翻身下马。

“将军,经初步的查验,峡谷的双边,未见有敌军的痕迹。”

那马上的老将梁必成,点了点头,而后再次下令道:“再换一个人继续探查。”

“是。”

身边的裨将,领命之后,立即又换了上一个探子进入峡谷去查探。

这次跟随梁老头而来的副将,有不少都是之前追随朱祁钰北征过也先的年轻将领。

他们对这位主将如此谨慎的态度,可谓是心生埋怨。

其他几路军,可能都要快与敌军交战了。

可这位老将,却是十分淡定,似乎这不是出征,而是在游历。

边走边歇,每个地方险要的地方,都要派三波人马去查验,如此一来,他们东路军的行军速度,简直是最慢的。

“将军,末将认为不必每次都要派三波探子吧”

一个心高气傲的年轻将领,实在忍不住,上前问询道。

他的站出来,也让其他的年轻将领,跟着建言道:“是啊,大帅,我们东路军若是按照这样的速度,何时才能见到敌军啊”

“将军,我们大明军都配备有新型的火器,其实,你若怀疑哪里有伏军的,是可以炮击他们的。”

那个须发洁白的老将,听着这些年轻将领的议论,不由笑了笑。

其实,他明白那位年轻的天子,为何把这么多的年轻将领都塞入到他的麾下,那是想让自己指教一下他们。

既然陛下有如此良苦用心,梁必成当然不会藏着掖着。

只见他指着前面的峡谷地形为众将分析起来

从那峡谷的地形走势,到如何埋伏伏击,以及如何应对峡谷中的伏击,都详细做了解说。

那些年轻的将士,有的听了不以为然,有的则是露出了沉思的神色。

梁必成看着他们,并没有多说什么。

不是每个士兵都成为将军的。

而一支军队的主帅,也不可能有多个,所以,也不是每个人将来都能成为一方主帅的。

他的指导已经至此,至于接下来他们能学到多少,那只能靠他们自己了。

很快,第三波的探子,也已回转过来。

“禀大帅,在峡谷的沿途,并未有丝毫伏击的痕迹。飞鸟悠然自得,野兽麋鹿,散步其中,可以安然通过。”

而梁必成听了,则是紧皱眉头:“不应该啊,那帖木儿是东北各个异族最擅长谋略布局之人,他怎么会放弃这么好的伏击机会呢”

“若他在这设一伏军,不需要多,只需数万,就能阻挡我们数日。”

“而我们若想尽快通过峡谷,则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才行。”

其他年轻的将领听了这位老将的话后,不由相视一笑。

这位老将年纪终究是太大了,曾经的雄心万丈,如今过于谨慎胆小了。

“咳咳,也许他们是怕了老将军的威名,所以这才不敢设伏吧。”

“对,老将军威名所至,敌军望风披靡。”

有几个年轻的将领,看似在吹捧,但更多的是调侃的意味。

梁必成这老将倒也大度,只是微微一笑,没有任何的羞怒。

“既然没有伏军,可能那帖木儿内部出了什么大事,才会放弃如此的绝佳机会。走,我们开始行军。”

他们刚进入峡谷不久,就见到前方奔来一劲骑。不是旁人,正是皇帝所派来的锦衣卫使者。

“将军,陛下有旨,靺鞨部族已经有归顺之意,让将军酌情接纳安抚。”

这个锦衣卫的话说完之后,在场所有人都是震惊不已。

这……老将军果然是料事如神啊。

不少年轻的将领,眼神中都透着愧色:“姜还是老的辣啊。”

当得知靺鞨部族,已经重新投效大明后,老将梁必成也是心生感叹。

这位大明的天子,果然手段高超。

大明有幸啊,永乐皇帝有幸,有如此英明仁德的继承者。。

说不一定,这位年轻的天子,还真能开创出一番,历代皇帝从未有过的辉煌基业来。

想到这里,年近七十的老将,都感到浑身上下,热血沸腾,恨不得向苍天再祈求多活个二十年,为大明再尽些力。

“出发。”

梁必成没有了担心之后,立即带领大军,迅速通过了狭长的峡谷。

而跟随着他的那些年轻年龄,看着这两边陡峭的地形,不少人暗自思索着前面老将为他们讲解的战术。

思索过后,他们感到深深的后怕。

正如那位老将所话,若是在此地设伏的话,他们这支大军想要通过这里,就算是最终能通过,也是一场险胜。

甚至,这还是乐观的来看。若是正常来看的话,他们能通过的几率,甚至会很小。

想到这里,他们没来由的一阵后怕。

若那靺鞨部族与高句丽的联军,在此伏击的话,也不知道他们这些将领,又有几个能够安然通过

一众年轻的将士,这时终于体会到了老将军为何要派出三波探子,探查军情。

除了因为谨慎的缘故,还有就是为他们的安全做考量。

意识到这个道理之后,他们心中又羞又愧。不少年轻的将领,向这位可敬的老将军请罪。

“哈哈,谁还没有年轻过高傲过你们的年纪都和老夫的孙子一样大,老夫岂会与你们这些小娃娃生气”

老将梁必成大笑道。

就这样,他们东路军安然通过了这个狭长的峡谷,并且很快来到了出口的地方。

而靺鞨部族的一众将领,护送着神色复杂的木镇,早已身负荆条,恭候在这里。

“哈哈,木镇将军别来无恙啊。”

老将梁必成,朗笑一声,而后立即跃下战马,亲自为那首领解除身上的荆条。

“木镇受女真帖木儿的蛊惑,错走了弯路,蒙大明皇帝陛下宽宏大量,非但没有怪罪,反而多安抚我靺鞨部族。”

“木镇深感羞愧,愿意重新归服大明,从此再无二心。若再背叛,天打雷轰,苍天明鉴。”

木镇满脸的羞愧,慷慨万千忏悔道。说到动情处的时候,还热泪盈眶。

“哈哈,木镇首领严重了,谁还没有迷糊的时候。这都怪女真的帖木儿实在太擅长蛊惑了。”

“陛下英明神武,知道你的为难。”

梁必成这个活了不知多少岁月的老狐狸,焉能会相信木镇的话。

以眼前那些靺鞨将领的威势来看,定是他们发动了兵谏,逼迫着木镇重回大明朝廷。

否则的话,这木镇焉能会如此的顺服

眼前的一幕,让梁必成对于新天子朱祁钰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对了,木镇首领。既然你重新效忠我大明,那怎么说也要见见陛下,以此表达你的诚意。”

“至于你这数万的部族勇士,就暂由老夫替你看管。而且,这些靺鞨将领都是你部族的能人干将,你就放心大胆去吧。”

等这位须发洁白的老将说完这番话,木镇一下子懵了。

要我去见大明皇帝陛下莫不是要杀我的头来平息怒火

木镇可不相信那大明皇帝这么大度。

他又不是三岁的小孩子,如今的局面,谁能知道靺鞨部族的重新投效,可不是他木镇推动的。

这次大明皇帝召见,绝对没有什么好事。

若是他还是掌管着靺鞨部族的大军的主导权,他还可以任性一把,以战争将开启,不去朝见那位天子。

别人也就说不得什么。

可现在,他名义上虽还是靺鞨部族大军的首领,但实际上,却是被众将给圈禁的,什么都插手不了。

甚至,连想见一下自己的亲信,都不可能。

更让他一直胆寒的是,他的数十个亲卫,据说已经被这些大逆不道兵谏将领们给处置了。

可以说,如今他的身边,里里外外,都是那些兵谏将士的心腹。

在靺鞨部族,他再也翻不起什么风浪了。

所以,面对大明老将梁必成这样的说辞,他根本不可能反抗得了。

“是,是,应该的。罪臣这就去觐见皇帝陛下,以此获得他的开恩。”

梁必成点了点头,随后看着一众锦衣卫护着木镇离开了。

待木镇被押送走之后,梁必成少不得又对靺鞨部族的将士们,大家赞赏了一番。

同时,代天子给予了他们官职的擢升,以及金银珠宝,丝绸布匹的赏赐。

而那些实施兵谏的靺鞨将领们,一个个喜形于色,感激不已,叩首表达着自己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