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1980镶黄旗
第一千五十三章 生活烦恼
小
大
人人都有烦恼。
尽管宁卫民和松本庆子如今是这样的幸福,但他们也无法做到让生活尽善尽美。
感情、事业、生活,同样也会有数不清的烦恼,而且并不比别人少。
只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烦恼与常人比起来,倒是有很大区别的。
许多让他们感到困扰的事在普通人看来,恐怕更像是一种凡尔赛的幸福罢了。
假如他们真要是敢当众诉苦,那大概率是要激起民愤,惹来众怒的。
就比方说这汽车吧。
如果算上大和观光赠送的这一辆1982年产的,枣红色的排量以上作为分界线,低于这个标准的大众车型是老百姓用的,发放庶民牌照“5字头”车牌。
而大排量汽车在日本属于达官贵胄,富裕阶层的专用牌照,是“3字头”车牌。
看似好像只是以数字来区别,但实则区别大了。
为什么?
就因为税费和开销完全不同。
在日本养一辆豪车可是等于养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吞金兽啊。
打个比方,就拿宁卫民这辆加长版凯迪拉克轿车来说。
官方售价为1200万円,按最高档23%的物品税,就要再额外掏360万円。
再算上81500円的2.0以上3.0以下排量汽车税,就是368万円,然后两年一度车检费20万円,就是388万円。
还有防备事故的强制保险和任意保险30万円。
光扣税和保险就已经是工薪阶层全年的年收入,不是款爷谁供得起这车?
可要是买一辆排量1.6的丰田卡罗拉那就大不一样了。
145万円定价,征物品税18.5%,只要交26.8万円。
加上39500円的2.0排量以下汽车税,4.3万円车体检查费一共只要34万円。
再加上7万円各种保险费。
全部费用仅仅相当于工薪阶层单月的年收。
这上下两者比较就差了三百余万円,这笔钱都足够买两辆新丰田卡罗拉的钱了。
所以重税之下,到底该买什么车,谁都是一目了然。
并且因为这样的税收政策,日本社还会长期形成了一个共识——有了“3字头”牌照就是牛B。
这与东京都里挂着“品川”车牌就是富人,开车出去要高人一等的鄙视链如出一辙。
只是对于务实的宁卫民来说,把钱花在这方面,还不如他用这钱雇个人给自己干活呢。
为了贪图这点虚荣,那就相当于国内土大款非要买“888”,“666”这样吉祥数字的车牌,属于毫无意义的傻B行为。
实际上这种车牌确实也没给他带来什么好处啊。
别看花了这么多的钱,他的这辆加长凯迪拉克在东京路上挨堵的概率比任何车辆都高。
别人能见缝插针变道,他不能钻,这比什么都让人不平衡,让人烦躁。
尤其是通勤高峰,这辆卡迪拉克那是万万不能开出去的。
真要是敢犯这种忌讳,高峰时段不熬过去,就别想到达目的地。
那平均行驶速度,比一个人步行快不了多少,一路上净听后面的车冲他按喇叭了。
你说宁卫民能不懊恼吗?
这又算不算是花钱找罪受?
可还别看这加长版卡迪拉克这么靡费,可毕竟好歹还能开一开。
要和这辆车比起来,那辆平治跑车就更不实惠了,基本上有等于没有。
宁卫民是怎么都没想到,大和观光居然送给了他一辆两人坐的敞篷跑车。
性能虽好,也够时髦的,可这完全就是中看不中用啊。
他怎么带着松本庆子去兜风啊?
这要一开出去,不明白告诉所有小报记者,他和松本庆子的关系不正常吗?
所以这辆车只能他们自己一个人去开,大部分时间都只能搁在库里吃土。
宁卫民实在是后悔,当时怎么那么脸薄,没主动开口跟人家要辆商务型的四座汽车呢。
这下好了,一个奔驰牌子的大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啊。
但这还不算什么,最最让人头疼的是,这两辆的车停放问题,才是要人命的难题。
众所周知,八十年的日本是一个生产汽车大国。
那可是三菱,马自达,铃木等等五花八门的汽车品牌的老家。
而且就现在,华夏内地的一条日本汽车品牌的广告——“有路就有丰田车”,也到了人尽皆知,耳熟能详的地步。
但日本可绝对不是一个使用汽车作为私人代步工具的大国,这是由日本狭隘的国土面积决定的。
日本,有着涵盖全国的大型现代化公路网,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发达国家。
不过,日本的人口密度,却是美国的六倍,加拿大的四十倍、
而且日本多山,缺乏美加那样适合居住的大面积平原。
因此,从地理上说,日本堪称一个“狭隘”的国家。
即便只算面积,同样的公路体系,支撑六倍或者四十倍的交通流量,神仙也难以招架。
所以,通勤无法使用自备车,假日观光地周围堵塞,诸多出行家庭被堵在高速公路上的现象也经常发生。
日本人因此明白,他们根本不可能像美国那样搞“轮子上的国家”。
于是在交通建设上,日本就是一个放大的新加坡。
采用大力拓展公用交通的方法,来对付令人恐怖的交通流量。
因此,绝大多数日本人,都是使用公用交通工具出行,如地铁,电车,巴士上下班。
每当上下班高峰期,地铁就有专人负责往上推搡,窗户上也贴满了“立体相片”。
即便是有条件开车上下班的日本人,也多愿意去挤地铁。
理由有二。
一是日本的工作强度大,下班以后往往十分疲劳,再开车事故率比较高。
虽然地铁拥挤,但还是性命要紧。
另外一条就是付不起停车费,找不着停车场。
因为地价昂贵,日本的停车场费用高昂,比较繁华地方的公共停车场,不是按照小时收费,而是以十分钟为计时单位,一结算的做法。
如果不是可以提供免费停车场的大型商业中心或商场,停车的费用就是一笔很大开支。
比如说银座这样的高档商业区,停车十分钟,居然收费能高达五百日元。
停一个小时不但不能便宜点,而且更贵,三千三百円,这已经比一般白领的工资要高多了。
真要是上一天班,最后大半工资交了停车费,其他的钱用来养车,那不是傻子的行为吗?
何况即便有免费停车场的地方,而免费时间不过一个小时。
另外因为日本的汽车拥有率高,即便是收费的停车场,也往往车满为患,根本停不进去。
像银座这种地方,平均要四十分钟才能获得一个车位。
而这件事放在宁卫民的身上就越发难了,因为他的那辆卡迪拉克得占两辆车的车位。
加倍的费用就不说了,关键是等待时间也得加倍。
他在银座,就有等待两个半小时方能停车的恐怖经历。
最后,还有一样,日本的交通规则十分严厉,随地停车的处罚一次最低两万日元。
你就甭想像国内那样找个不碍事的地方一怼了事。
日本警察可是完全六亲不认的,即便是议员的车敢乱停,也照罚不误。
所以可想而知宁卫民拥有的这两辆车给他带来什么感觉?
那就是天大的麻烦,两个大坑啊!
还得亏他有钱,又有一个大库房能收容那辆暂时用不上的奔驰敞篷跑车,否则压根玩儿不转。
他现在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日本出租车那么贵,民众还能欣然接受。
又为什么日本的二手车能那么便宜,甚至有的车给钱就卖,能比好点的自行车还便宜。
说白了,在日本养一辆私人用的汽车真是件花钱不讨好的事儿,那必须得谨慎行事啊。
反正经过这么两回,他算是长记性了。
以后收什么礼都行,但坚决不要车了。
钱不钱的还不太重要,关键是忒麻烦!
他真的操不起这个心,捣不起这个乱啊!
车是这样不尽人意,房也是这样,别无二致。
没错,在经济泡沫的大势下,借着银行几次降息的东风,东京都的房地产价格从1986年初就进入了暴涨的时期。
别看距离4月份盘点,只有两个多月,可三大核心区是东京都上涨最快的地段,是领头羊。
宁卫民的身家也因此又胖了一圈。
目前光他的地产价值就已经高达四十亿円,比起他最初投进去的资本,已经暴涨了三倍。
但问题是,房子涨了,税也重了,事儿还多了。
是的,宁卫民在购房之前就充分考虑过避税的问题。
尽管他已经充分思考过,并采取了最优策略,可无论怎么样,只要在日本买房,两种税是逃不掉的,而且年年都得缴纳。
那就是固定资产税和都市计划税。
这两种税可以简单理解为房产税,也就是说要为了买入的不动产年年缴税,而且税率虽然固定,但评估办法确实根据不动产的市场价来核算的。
也就是说,不动产的价格越是上涨,每年这百分之三的税也就越多。
像今年,宁卫民就是按照二十五亿円的评估标准,给日本政府贡献了七千五百万円。
等于白送给日本政府一套房。
这不等于要了他的亲命了,他岂能不肉疼?
尽管宁卫民和松本庆子如今是这样的幸福,但他们也无法做到让生活尽善尽美。
感情、事业、生活,同样也会有数不清的烦恼,而且并不比别人少。
只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烦恼与常人比起来,倒是有很大区别的。
许多让他们感到困扰的事在普通人看来,恐怕更像是一种凡尔赛的幸福罢了。
假如他们真要是敢当众诉苦,那大概率是要激起民愤,惹来众怒的。
就比方说这汽车吧。
如果算上大和观光赠送的这一辆1982年产的,枣红色的排量以上作为分界线,低于这个标准的大众车型是老百姓用的,发放庶民牌照“5字头”车牌。
而大排量汽车在日本属于达官贵胄,富裕阶层的专用牌照,是“3字头”车牌。
看似好像只是以数字来区别,但实则区别大了。
为什么?
就因为税费和开销完全不同。
在日本养一辆豪车可是等于养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吞金兽啊。
打个比方,就拿宁卫民这辆加长版凯迪拉克轿车来说。
官方售价为1200万円,按最高档23%的物品税,就要再额外掏360万円。
再算上81500円的2.0以上3.0以下排量汽车税,就是368万円,然后两年一度车检费20万円,就是388万円。
还有防备事故的强制保险和任意保险30万円。
光扣税和保险就已经是工薪阶层全年的年收入,不是款爷谁供得起这车?
可要是买一辆排量1.6的丰田卡罗拉那就大不一样了。
145万円定价,征物品税18.5%,只要交26.8万円。
加上39500円的2.0排量以下汽车税,4.3万円车体检查费一共只要34万円。
再加上7万円各种保险费。
全部费用仅仅相当于工薪阶层单月的年收。
这上下两者比较就差了三百余万円,这笔钱都足够买两辆新丰田卡罗拉的钱了。
所以重税之下,到底该买什么车,谁都是一目了然。
并且因为这样的税收政策,日本社还会长期形成了一个共识——有了“3字头”牌照就是牛B。
这与东京都里挂着“品川”车牌就是富人,开车出去要高人一等的鄙视链如出一辙。
只是对于务实的宁卫民来说,把钱花在这方面,还不如他用这钱雇个人给自己干活呢。
为了贪图这点虚荣,那就相当于国内土大款非要买“888”,“666”这样吉祥数字的车牌,属于毫无意义的傻B行为。
实际上这种车牌确实也没给他带来什么好处啊。
别看花了这么多的钱,他的这辆加长凯迪拉克在东京路上挨堵的概率比任何车辆都高。
别人能见缝插针变道,他不能钻,这比什么都让人不平衡,让人烦躁。
尤其是通勤高峰,这辆卡迪拉克那是万万不能开出去的。
真要是敢犯这种忌讳,高峰时段不熬过去,就别想到达目的地。
那平均行驶速度,比一个人步行快不了多少,一路上净听后面的车冲他按喇叭了。
你说宁卫民能不懊恼吗?
这又算不算是花钱找罪受?
可还别看这加长版卡迪拉克这么靡费,可毕竟好歹还能开一开。
要和这辆车比起来,那辆平治跑车就更不实惠了,基本上有等于没有。
宁卫民是怎么都没想到,大和观光居然送给了他一辆两人坐的敞篷跑车。
性能虽好,也够时髦的,可这完全就是中看不中用啊。
他怎么带着松本庆子去兜风啊?
这要一开出去,不明白告诉所有小报记者,他和松本庆子的关系不正常吗?
所以这辆车只能他们自己一个人去开,大部分时间都只能搁在库里吃土。
宁卫民实在是后悔,当时怎么那么脸薄,没主动开口跟人家要辆商务型的四座汽车呢。
这下好了,一个奔驰牌子的大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啊。
但这还不算什么,最最让人头疼的是,这两辆的车停放问题,才是要人命的难题。
众所周知,八十年的日本是一个生产汽车大国。
那可是三菱,马自达,铃木等等五花八门的汽车品牌的老家。
而且就现在,华夏内地的一条日本汽车品牌的广告——“有路就有丰田车”,也到了人尽皆知,耳熟能详的地步。
但日本可绝对不是一个使用汽车作为私人代步工具的大国,这是由日本狭隘的国土面积决定的。
日本,有着涵盖全国的大型现代化公路网,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发达国家。
不过,日本的人口密度,却是美国的六倍,加拿大的四十倍、
而且日本多山,缺乏美加那样适合居住的大面积平原。
因此,从地理上说,日本堪称一个“狭隘”的国家。
即便只算面积,同样的公路体系,支撑六倍或者四十倍的交通流量,神仙也难以招架。
所以,通勤无法使用自备车,假日观光地周围堵塞,诸多出行家庭被堵在高速公路上的现象也经常发生。
日本人因此明白,他们根本不可能像美国那样搞“轮子上的国家”。
于是在交通建设上,日本就是一个放大的新加坡。
采用大力拓展公用交通的方法,来对付令人恐怖的交通流量。
因此,绝大多数日本人,都是使用公用交通工具出行,如地铁,电车,巴士上下班。
每当上下班高峰期,地铁就有专人负责往上推搡,窗户上也贴满了“立体相片”。
即便是有条件开车上下班的日本人,也多愿意去挤地铁。
理由有二。
一是日本的工作强度大,下班以后往往十分疲劳,再开车事故率比较高。
虽然地铁拥挤,但还是性命要紧。
另外一条就是付不起停车费,找不着停车场。
因为地价昂贵,日本的停车场费用高昂,比较繁华地方的公共停车场,不是按照小时收费,而是以十分钟为计时单位,一结算的做法。
如果不是可以提供免费停车场的大型商业中心或商场,停车的费用就是一笔很大开支。
比如说银座这样的高档商业区,停车十分钟,居然收费能高达五百日元。
停一个小时不但不能便宜点,而且更贵,三千三百円,这已经比一般白领的工资要高多了。
真要是上一天班,最后大半工资交了停车费,其他的钱用来养车,那不是傻子的行为吗?
何况即便有免费停车场的地方,而免费时间不过一个小时。
另外因为日本的汽车拥有率高,即便是收费的停车场,也往往车满为患,根本停不进去。
像银座这种地方,平均要四十分钟才能获得一个车位。
而这件事放在宁卫民的身上就越发难了,因为他的那辆卡迪拉克得占两辆车的车位。
加倍的费用就不说了,关键是等待时间也得加倍。
他在银座,就有等待两个半小时方能停车的恐怖经历。
最后,还有一样,日本的交通规则十分严厉,随地停车的处罚一次最低两万日元。
你就甭想像国内那样找个不碍事的地方一怼了事。
日本警察可是完全六亲不认的,即便是议员的车敢乱停,也照罚不误。
所以可想而知宁卫民拥有的这两辆车给他带来什么感觉?
那就是天大的麻烦,两个大坑啊!
还得亏他有钱,又有一个大库房能收容那辆暂时用不上的奔驰敞篷跑车,否则压根玩儿不转。
他现在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日本出租车那么贵,民众还能欣然接受。
又为什么日本的二手车能那么便宜,甚至有的车给钱就卖,能比好点的自行车还便宜。
说白了,在日本养一辆私人用的汽车真是件花钱不讨好的事儿,那必须得谨慎行事啊。
反正经过这么两回,他算是长记性了。
以后收什么礼都行,但坚决不要车了。
钱不钱的还不太重要,关键是忒麻烦!
他真的操不起这个心,捣不起这个乱啊!
车是这样不尽人意,房也是这样,别无二致。
没错,在经济泡沫的大势下,借着银行几次降息的东风,东京都的房地产价格从1986年初就进入了暴涨的时期。
别看距离4月份盘点,只有两个多月,可三大核心区是东京都上涨最快的地段,是领头羊。
宁卫民的身家也因此又胖了一圈。
目前光他的地产价值就已经高达四十亿円,比起他最初投进去的资本,已经暴涨了三倍。
但问题是,房子涨了,税也重了,事儿还多了。
是的,宁卫民在购房之前就充分考虑过避税的问题。
尽管他已经充分思考过,并采取了最优策略,可无论怎么样,只要在日本买房,两种税是逃不掉的,而且年年都得缴纳。
那就是固定资产税和都市计划税。
这两种税可以简单理解为房产税,也就是说要为了买入的不动产年年缴税,而且税率虽然固定,但评估办法确实根据不动产的市场价来核算的。
也就是说,不动产的价格越是上涨,每年这百分之三的税也就越多。
像今年,宁卫民就是按照二十五亿円的评估标准,给日本政府贡献了七千五百万円。
等于白送给日本政府一套房。
这不等于要了他的亲命了,他岂能不肉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