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1980镶黄旗

第六百一十二章 编外部长

  当宁卫民规划的第三个七天周期结束时,时间进入了春暖花开的四月。

  京城于不知不觉中,出现了不少弹棉花的。

  这些人大多是从东北而来的农民,是北方最先勇敢迈入京城的先头部队。

  他们靠着这种简单的手艺,瞅准了京城人需要弹棉被套的市场,专门游走在胡同里。

  果不其然,不但他们的活儿多得忙不过来。

  渴了,累了,他们进院里找碗水喝也很方便。

  于是“檀木榔头,杉木梢,金鸡叫,雪花飘”的情景,开始出现在京城的老胡同里。

  “噔”……“哒哒嗒嗒”……“噔”……

  这样周而复始的弦乐就此成了京城日常能听到的一种生活伴奏。

  这个月月初,在西方愚人节的那天,也是京城小公共汽车首次通车的日子。

  京城出租汽车公司在京城火车站举行了小公共汽车通车典礼。

  首先开辟小公共汽车运营线路有两条&

  建筑公司的上上下下,也只好按照这位大客户的要求勉为其难了。

  那些从不加班,干活都跟大爷一样的工人师傅们,远比古建队忙和得更厉害。

  这回是真累坏了。

  而他们干活的时候,最爱讨论的话题,当然就是聊宁卫民。

  谁都认为这坛宫的总经理也太牛了,就连部长也没他这么大的牌面啊。

  妈的,一下就占了六套房,还要的这么急?

  又给烟又白送酒的,不惜代价,也要往豪华了装!

  这房子装好了,那就是六座宫殿啊!

  可问题是他住的过来吗?

  其实要说这事儿吧,还真是工人们误会了,外加少见多怪。

  因为所谓的豪华是根本不存在的,这是贫穷和落后限制了工人想象力啊。

  宁卫民要求工人们索做的事,无非就是刷墙、铺地砖、装墙角线、踢脚线、吸顶灯,做厨卫而已。

  用三十年后的标准看,就是简装标准,仅仅满足住人的基本需求罢了。

  只不过与这年头对住房毫无装修概念的人们,满足于水泥地面,油漆墙围的标准相比,才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至于为什么这么急,也是有合理理由的。

  主要就是宁卫民在想办法替迁走居民的事儿彻底收尾。

  要知道,第三个七天的搬迁周期,那些要求房子的住户只成功搬走了十几户。

  最后还是剩下了五六户居民不肯走。

  毕竟房子这种事儿灵活性太大了,宁卫民买到的房子又条件不一。

  或许是跟其他人拿到的房相比较差了点意思,或许是因为对房子的条件还心有不甘。

  反正这剩下的几户人家,确实没相中满意的房,哪怕放弃搬家补贴也要留下继续等。

  那么宁卫民肯定是不乐意再行投入资金和时间,再买一批房让他们选择的。

  自然而然,他就得打另外的主意哄得他们满意——搞精装修。

  说白了,最简单的一个道理,货卖一张皮嘛。

  就连卖菜的都知道得在菜上撒撒水,显得鲜灵一点,会让生意更好。

  那么与之同理,房子这事更是这样。

  三十年后的许多高档小区其实都是靠样板间来打动客户的。

  更何况宁卫民既有对未来生活,时尚演变的了解,又有坛宫可以报销这笔费用的便利。

  他完全没道理不这么干啊,这就是他的独特优势。

  事实也证明,这一手的效果绝对是杠杠的。

  二十天之后,当然所有的六套房焕然一新。

  那些有意成为钉子户的住家们,一看房,就走不动道儿了。

  在他们的眼里,这些房子的的确确就是金銮殿的样子。

  这甚至包括那打一开始在见面会上就表示不想搬走的那个住户。

  他看第一套两居室的时候就相中了。

  居然也不顾邻居们的情分了,当众跟所有邻居们表示,死活就要这套啦,谁也甭跟他抢。

  就这样,没两天,这些住户们也全都高高兴兴的搬走了。

  宁卫民一算账,迁走这些居民,总共耗费了将近十八万元。

  可他也因此落手里六套学区房。

  未来这六套房的升幅,足以抹平一切搬迁成本,甚至还有的赚。

  如果再加上工程款占坛宫的便宜,应该说他这时候迁走居民再明智不过了。

  何况他还借着这事儿和街道、房管所、派出所结成了相当良好的关系。

  这也都是收获啊。

  总之,怎么看,这都是一笔毫无后患之忧,很划算的买卖。

  让他没法不为自己的“杰作”和“手段”感到满意。

  尤其是当他看到《光明日报》上刊登的一条头版消息后,更是抑制不住得意,发自内心的乐了。

  因为那是在“福建省厂长经理研究会”上,与会的五十五位国有骨干企业的厂长经理联名发出了“请给我们松绑”的公开呼吁。

  这封呼吁书首先由《福建日报》刊登,随即,全国各大报纸纷纷转载。

  关键是,《光明日报》所转载的内容里。

  除了有关福建企业家们对“现有体制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手脚,企业处在只有压力,没有动力,也谈不上活力的境遇,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诉苦之外。

  《光明日报》的记者还随文采访了一些京城企业家们,附上了京城企业的共鸣。

  时任首钢厂长的周厂长就在呼吁书之后,发表个人言论,表示坚决支持。

  自称“我虽然管了几十万的人,价值十几亿的资产,但是我连批个厕所都需要京城经委来帮我签字。”

  想想看吧,什么事儿就怕人比人啊,宁卫民还能不笑吗?

  要这么一比,他借助天坛公园所实行的商业计划,权力大的简直没边了。

  他应该算什么级别呢?应该算是编外部长吧。

  别的不说,北神厨的工程一旦完工,这真够他吹一辈子的牛了!